正文 第五百二十八章 抓与不抓(一)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五百二十八章 抓与不抓(一) (1 / 7)
        
崇祯十五年四月七日夜,一伙暴徒在三名不法生员的带领下冲击蜀王府端礼门,并以恶劣手段故意损坏悬挂于端礼门之上的太祖高皇帝真容像。

        护国军蜀王府警卫部队迅速出击,将该伙暴徒全部拿下,唯独跑掉了一名核心成员——革废功名的前秀才苏观斯。

        这件轰动蜀地的大事,经过复兴报的大肆渲染,时称“端礼门大逆事件”。

        端礼门大逆,与邛州贼乱一起,无疑成为了朱平槿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它意味着镇反运动由一府一地向四川全省范围内铺开,也意味着蜀地大镇反从一人一事进入了批捕批杀的高潮阶段,还意味朱明王朝对读书人的政策,由延续三百年的“恩养”,逐渐变成了以后的“又打又拉”。

        多年以后,有好事者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后指出,邛州事变确是突发性的、偶然性的,但当邛州事变酿成以后,许多的事情的发生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包括端礼门大逆事件。

        蜀王府和四川官府在整个事件中显然并非单纯的被动应对者。他们事实上提前做了许多的准备,甚至在事件的过程中推波助澜,背后干了些并不光彩的小动作。

        当力推改革的蜀世子朱平槿从保宁前线星夜返回,并在新繁兵营亲自指挥镇反后,这场风暴般的大运动必然会加码。

        因为镇反运动本身,就是蜀地大改革带来的副产物。

        一句话说白了:

        大改革必然带来大镇反!而大镇反本身,就是大改革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和组成部分!

        重新回到崇祯十五年四月七日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冲击端礼门并损坏太祖高皇帝真容像的暴徒们,立即被抓进了蜀王府。卷入谋大逆案件,这些暴徒无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蜀王府。

        得到消息的四川巡抚廖大亨,带着一众属官策马扬鞭赶到蜀王府,亲自查看太祖真容像的损坏情况,并列队在真容像下伏地痛哭。

        随后,满脸泪花悲戚万分的廖大亨会同按察司、蜀王府审理司官员,根据蜀世子朱平槿“快抓快审快杀”简称“三快”的重要指示,在端礼门内对暴徒们进行了连夜会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