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六章 化石为戈(一)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五百二十六章 化石为戈(一) (1 / 5)
        
大凡经历过某些事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最难的不是去做,而是在决定如何去做,也就是难在决策。投资炒股是这样,搞政治也是这样。

        朱平槿从来就不愿意搞阶级斗争,但残酷的社会现实告诉他:阶级是客观存在的,把“阶级”改头换面包装成意义淡化的“阶层”或者意义更模糊的“族群”,并不影响他本来的实质含义:因为拥有财富的多寡,不同的人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有阶级,就必然有阶级矛盾,就必然有阶级斗争。一旦矛盾激化失控,就必然伴随着流血死人。

        大明朝烽烟处处的内战,本质上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阶级斗争。士绅地主和贫困农民,作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双方无一不竭尽全力,为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而厮杀。

        这与关外民族战争的性质截然不同。

        然而作为蜀世子的朱平槿,却不能放任这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毁了四川。

        他要将四川打造成为将来征战四方的兵源粮源兵工基地,就必须将蜀地之内的阶级斗争控制在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然而,一小撮士绅顽固地攥住既得利益不放手,而且还试图引来京师的政治势力来压制甚至消灭朱平槿,这就突破了他划定的红线。

        所以朱平槿在现实环境的逼迫下,开始出手反击。

        他公开发出以“霹雳手段”来“打倒土豪劣绅”的号召,意味着在四川全境持续数月镇反运动的正式开始。

        随着镇反运动的开展,无数的人头即将落地,社会的财富即将重新分配,蜀地三百年形成的政治经济生态几乎在血泊中一夜间重新洗牌。

        崇祯十五年四月七日傍晚,在邛州之乱平定的那一日,蓄势已久的彭山驻军开始向眉州进逼。

        军队由宋振嗣直接率领,包括护国军第二团第二营、董卜独立营、彭山守备营和双流守备营各一部以及松林山武学的学生队、补充兵第一、二营各一部,共计兵力约三千人。

        然而,护国军的行动没能瞒过日夜睁大眼睛盯着彭山方向的眉州团练兵。

        在眉州以北二十里的三墩坝,猝然爆发的战斗让护国军和平进驻眉州的希望化成了泡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