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零二章 生死转圜(六)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五百零二章 生死转圜(六) (2 / 4)
        不过以末将所见,十八营也会像我们一样提前到达木门镇的。”

        程卫国做了解释,杨名时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万一王省吾也遭到伏击怎么办?

        “木门镇在河西岸。十八营在河西岸行军,被伏击的可能不大。

        再说了,河对岸还有第三团和十四团呢!

        末将记得战情通报中说,第三团一个营已经到了兴场(今旺苍县九龙镇),距这里也就只有二三十里。现在是土贼合围我们,我们又合围土贼,这是个里外包夹的千层饼。贺将爷敢于临河下营,也是看中了此点。土暴子敢包围我们,我们就来个中心开花,将袁贼一伙一网打尽!”

        “既然这里对我们和土暴子都是死地,所以土暴子会攻得更猛更凶!我们背水一战,同样退无可退!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杨名时想着渔溪之战前的模样,将这句话又念了一遍,随即转身对程卫国有力一挥手: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走吧,去看将士们挖工事!”

        士兵们正抓住骑兵连为他们赢来的宝贵时间,疯狂地加固阵地。

        阵地上到处都是挖出来的泥块,装满泥土的粮袋和砍断的树枝。铁镐和工兵铲伴着游动的人影翻飞晃动,喊声和呵斥声随着流淌的汗水此起彼伏。

        十字镐和工兵铲的普遍装备,使护国军领先了这个时代整整两至三百年。队列、射击、拼刺和土工作业,早在松林山集训中便成了护国军重点训练的四大技术。川北作战以来,又增加了爆破一项,合称步兵五大技术。

        在护国军的土工作业规范中,两名士兵一人持镐,一人持铲,互相配合,要在两刻钟的时间里,在普通的软质土地上挖出一个两尺宽、两尺深、三尺长的方坑才算合格。此地是松软的河谷冲击平坝,土下面没有什么石头,这使得护国军的构工速度更上一层楼。小半个时辰过去,河岸阵地已经初步成型。

        程卫国一边陪着杨名时检查督促,一边自豪地吹嘘他的部队:

        “我们营的老兵不少,跟末将一样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份汗,半条命,这个道理他们都懂。根本不需要我们督促监工,只要他们到达指定区域,立即就会吆喝小崽子们挖壕掘沟,构筑胸墙!

        杨大人您瞧,把辎重连的车子排列成一线,钉死轮子再埋上土,立马就成了工事。空余的粮袋和箩筐装上挖出来的土,立即垒成了胸墙。大树砍了成路障,小树砍了成鹿砦。短矛和矛头斜插入地面,就是胸墙前的拒马。这里的泥巴都是河里带来的泥沙,软得很。用不着一个时辰,营寨就能固若金汤”

        “程营长,千万大意不得!”杨名时沉着脸告诫道。这时他走到阵地的东北角,发现这里的工事构造有些名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