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七章 龙脉之山(一) (2 / 5)
上述部队以巴河为链,以沿岸重要城镇为锁,将巴山地区分割成南北两块,构成了一道重兵防守且横亘东西的防线。
巴河以北是继续坚守南江、通江两县城的杨展、涂龙部。
巴河以南则是新近赶到金城寨的谭思贵第三团团部所率五个营。
谭思贵姗姗来迟,没有捞到大仗可打,于是该部的任务转为就地区域清剿,负责将巴河、嘉陵江三角区域内的残匪余贼清理干净。该部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那便是落实朱平槿“一村一堡,武装屯垦;严肃黄册,清查身份”的指示。
于是,第一线战火平息了,第二线反而热闹起来。
“一村一堡,武装屯垦;完善黄册,清查身份”,是朱平槿在李长祥“联村并乡,大办团练;巩固里甲,严肃黄册”和王省吾之“移乡并村、武装村落”的建议基础上的改进版。
朱平槿认为,乡村是否合并,目前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点有二。
一是乡村的全面军事化。
乡村要在土暴子的连续袭击下,站得住,站得稳,必须将生活生产区域筑垒化、碉堡化。乡村的农民必须严密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拿起锄头是民,放下锄头就是军。这就是“一村一堡,武装屯垦”的内涵;
二是对剿匪区内的百姓实行严格的户口和身份证管理,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实施严密的监控,防止土暴子渗入其间。
黄册便是大明朝的户口本。之所以称为“黄册”,是因为户口本使用了添加草药的黄纸,可以防止虫蛀。
朱平槿改进和完善黄册制度,在官府留存的黄册之外,增加可随身携带的黄卡,即大明版的身份证。
有了黄卡,黄册制度也才能真正管理到具体的人头。黄卡上除了编号、年龄、父母、住址和颁发单位,还载有保人等具有大明特色的事项。但因为没有照片,所以朱平槿在黄卡上增加了特殊的一栏信息以便核对身份指纹。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