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花树奏对(二)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花树奏对(二) (3 / 4)
        自贡县,那是针对近期四川的盐业改革。以此推知,盐业必定成为四川财计的一大进项;

        至于仁怀县、叙永县、古蔺县三县,占据了赤水河和纳溪水的要冲,毗邻播州(遵义府旧称)西翼,那必然是针对播州甚至是贵州的奢安残余。

        适才听得世子要整军精武,巩固龙、松之地,廖抚要将龙、松之军整编为护国军,而朱将军则请廖抚颁下章程,以便施行。

        于是他突然想到,龙、松之地其实与巴山的形势很接近,同样的崇山峻岭,同样的地广人稀,唯一不同的,巴山里是造反的土暴子,而龙、松之地是还没造反的土司!

        既然巴山都能兵民分设,以设县任官之法平定土暴子,那么龙、松之地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法子羁縻土司?

        亲民官代天牧民,征收赋税,监控土司,垦荒种地,为驻军筹集粮饷;而营卫则守土保民,编练强军,震慑土司,与地方官府互相扶持。如此一来,边陲必固,百姓必富!

        ……

        大明的松、茂地区,就是前世朱平槿和老婆一起赏红叶看草原游九寨沟的阿坝藏羌自治州。

        阿坝是高原地带,垂直高差很大,既有终年银白的皑皑雪山,又有大片无边无际的草原。红军过草地,便是从阿坝红原到若尔盖之间的草原沼泽地带通过。北部以羌族为主(注二),西部以藏族为主。

        发展种植业,要有四个必要条件,即水、土、光、热。阿坝的水、土、光三个资源条件都不错,唯独缺了“热”。

        由于长冬短夏,年均气温极低,汉地常见的大米、小麦等主产农作物,阿坝皆少出产,只有产量极低的青稞可以果腹。无边无际的草原,成为了千里无粮之地。不知深浅的汉人贸然闯入,往往活活饿死在美如画卷的风景中。

        但上天从来都是公平的。阿坝的种植业是短板,可畜牧业是长项。在朱平槿的前世,总面积等于整个朝鲜半岛的阿坝、甘孜两个自治州,马、牛、羊、猪、兔等生畜的年存栏量分别可达数百万,年出栏数十万,产肉数万吨。此外,林木、矿产、中药、菌类等自然产出也极为丰富。然而这些珍贵的物产,因为大明朝严格死板的边贸对榷制度难以畅销内地,使阿坝长期处于极度的贫困之中。

        李长祥关于在阿坝设置州县的建策,完全符合朱平槿统治四川的战略目标。既可以强化蜀藩对松潘地区的统治,又可以充分利用松潘地区的资源,尤其是战争急需的马匹。必要时还可以借道威胁秦、陇、青海,抄了李自成老巢的后路。因此,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主意。

        然而这个建策急不得。没有眼前这几位文武的鼎力支持,一切皆是泡影。清乾隆金川之役的惨痛一幕,决不能在明崇祯年提前上演!

        朱平槿的眼睛望向詹天颜和朱化龙,希望他们两位能够对李长祥的建议表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