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1 / 5)
        王省吾已经率军到达了河溪关外围。贺家庄距离河溪关并不远,却因为大江之隔,半点音讯都不知。

        嘉陵江右岸的白塔之巅,贺永年一脸焦虑地凝视着眼底的保宁府城。

        “禀四爷,自从得到消息,小的们天天派人守在塔顶瞭望。一有烟火升起,便下来报信。只是这两日确实没有见到烟起,小的们不敢说谎……”一名贺家庄丁头目边向贺永年禀报,边给贺永年身边的贺桐打眼色,让他为自己帮腔。

        “爹,成叔天天盯着,怎会走眼?城里定是有什么蹊跷!”贺桐接了眼色,连忙帮家丁头目说话。

        “你一个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焦虑中的贺永年毫不留情地呵斥他儿子,“这帮子官兵的秉性,你爹还不清楚?既然是兵变,不杀人不放火怎么可能?再说了,城外渡船都抢了,城里的府库、武库,火药库、还有秦、张、孔几家大户,他们怎会不抢?我们贺家的醋坛子,估计保不住了……”

        贺永年说着贺记酱醋铺后园里的几百大坛醋便肉痛得难受。他对铺子的情感别人很难体会,因为那里积淀了他父子两代二十几年的心血。

        保宁城是四川一省酱醋生产的中心,其生产的麸皮醋又称保宁醋,至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保宁醋与江油中坝的酱油、涪陵的腌渍青菜头(榨菜前身)一样,同为四川百姓的家常必备之物,销量极大。

        普通老百姓没有肉菜佐饭,往往就靠着一碟酱油一碟醋、几块咸菜一坨豆瓣混一餐。因此酱醋业看着利薄,但靠着销量大,实际利润不低。只是崇祯年来粮价盐价上涨太快,以粮盐为原料的酱醋食品业成本跟着攀升。加之世道不宁,致使销量锐减,行业举步维艰。

        出身将门的贺永年从小便跟着父亲在酱醋铺子里帮忙,在搅拌房里练出了臂力腿力,在冰凉刺骨的醋缸里冻裂了手脚。贺老爷战死百顷坝之后,失去官家势力的贺记生意越来越差。没有贺永年的精明和打拼,贺记早已倒闭。

        然而事情的转机来得突然,起源便是少爷的破釜沉舟,举家投献蜀王府。自此以后,贺家庄和贺记酱醋铺便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周边的农户和商家,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蜀王府的背景,官府的衙役再也不上门敲诈和收税了,见到贺家人也会堆出笑脸。

        最近蜀王府的罗姑娘为了扩大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牵头成立了一个蜀王府酱醋食品促进协会。通过协会把王府庄户或投献户中的几家酱醋商、食品商,如保宁府的贺记酱醋、江油的陈记酱油、崇义庄的米糕作坊,松散地整合在一起。

        协会的会址就设在贺记酱醋铺。首任协会会长挂名罗姑娘,实际上的事情由贺永年这位秘书长打理。这个协会不仅是这些会员作坊避税免税的保护

        伞,还是一个酱醋食品业的投资撮合平台。协会刚刚招商了两个不大的项目一个是潼川州的豆豉(chi,川音发shi)作坊;一个是郫县的豆瓣作坊。贺永年这位协会秘书长负责为项目招商。

        蜀地士绅百姓对蜀王府牵头项目的盈利能力信心爆棚,短短一个月,两个项目的招股进度就完成了七成。项目的民间投资人来自成都、潼川、保宁、顺庆、叙府、嘉定各州府,但以保宁本地商人最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