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战长平(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战长平(二) (1 / 4)
        仪陇县城又名金城寨。整座县城都在金城山上,故而俗称小山城。

        县城西北十余里的深丘地带中,有一条两山相夹的山沟,底部宽的地方大约两三里,窄的地方只有百十丈。当地人将这条山沟称做中坝沟。从中坝沟往西一直到嘉陵江边,都是绵延的群山。中坝沟南是土门场,沟北是大仪、观音两个较大的场镇,场镇周围都有上千亩的田地。中坝沟就像个狭长的哑铃把手一样,连接着这两个条件较好的农垦区。

        号称“二哨”的土暴子杨秉胤{注一}的老窝,便在中坝沟西边的大仪山下。这个诨号的起源,是因为他初到摇天动手下,摇天动见他识文断字,便封了他个“二哨”的官职。但自从他自立以来,他更喜欢别家掌盘子称他出道以前的尊称——杨茂才。

        这天清晨天大亮,杨秉胤才起了床,在两个压寨夫人的服侍下,穿上了他最喜的一件旧衣。这衣服只是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袍绸衫,却连接着过往的一段心酸史。早年他得入仪陇县学之时,他父亲欣喜若狂之余,便卖了头耕牛为他制备了这套衣服。

        穿上这件青衫,他并不是用来怀旧。每当山寨有重大行动,他都会穿起这件衣服,用来激励喽啰们:他们虽是土匪,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土匪;他们虽然打家劫舍,但干的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正义事业。

        除了鼓舞士气,这件青衫还有别的妙用。比如与附近其他土暴子拉开档次。争天王{袁韬}是地主少爷出身,识文断字。但是其他的几十家掌盘子,能认识自己名字的没有十个,能写的更没有三个。即便他连童子试也没有参加过,金城西边的姚玉川,巴州的震天王白蛟龙,每次见面时依然会尊称他一声“杨茂才!”。

        这件青衫在招揽豪杰和与官府士绅做生意时作用更大。去年大旱,杨秉胤与川北许多土暴子一样,抢不到粮,饿得那是死去活来,官军还时不时上来清剿一番,结果人死了逃了一半还多。献贼入川,把官军打得七零落。官军再也没了去年春天的气势。年初除五蠹,四乡里一下子涌入了许多落草之人。这时,这件青衫的作用就显现出来。投奔姚玉川的,尽是一些三大五粗的莽汉,而投奔他杨秉胤的,竟然有四五个大户家的奴仆,还有一个是南部县四十年未入禀的老生员!

        杨秉胤穿上青衫,正在铜镜前顾盼。没有任何征兆,一个年轻的壮汉撞开木门闯了进来。

        “爹!今天你别去了,我带军就行!碑院寺任管家我认识,几家大户货仓我也知道。他们也知道我们,打了几次交道,从来没有多拿货!”

        儿子很小就跟着他落草了,虽然也学了些之乎者也,但是礼节礼貌在山寨这个大环境中就学不到了。他没有指责儿子,却招呼儿子坐下。等着把腰袢系上,他又让女人出去把徐先生请来。

        壮汉对他爹的慢慢吞吞十分不满:“那个老酸儒,请来做逑!”

        “你倒知道个逑!”杨秉胤终于火了,“今年不同以往,新政坝来了王府兵的消息你知道不?”

        壮汉满不在乎:“知道!知道又咋的!”

        “人家一下码头,就亮了盘子,专门来打我们!你还……”

        杨秉胤的话被他儿子不耐烦地打断了:“爹,官军那些烂兵,哪个不是胸口锤得叮咚响?老子大刀片子一挥,他妈的全跪在田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