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蜀国长子(四)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蜀国长子(四) (2 / 4)
        王庄首批订货便超过六百台,加上各地订货超过千台。按照现有产能,这些订单足够四川机器局干上整年。如果再有新产品推出,那么机器局的小摊子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杨能现在心想做的,就是招人,尤其是木匠和铁匠,然后找个大些的场地,建个大些的组装厂房,迅速扩大产量。

        企业急剧扩张,最大的障碍是缺钱。但四川机器局最不缺的便是钱。

        四川机器局原始资本金仅有汇通钱庄五万两银子,但其资本结构设定可以支撑它迅速扩张。

        四川机器局的股本结构是开放式的,不设上限。期股本募集结束,又可接着进行第二期募集。也就是说,只要机器局有资金需求,想入股的人都可以来投钱。很快,几家郡王府进来了,然后嗅觉灵敏的文武官员们也进来了。只是这回领头的不是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廖大亨,而是向清介如水的按台刘大人。

        刘大人为了支持四川百姓的民生,咬牙拿出了整整十两银子的股本!

        可惜刘大人搞投资实在是外行。他不知道投资可以匿名,于是派了他非常信任的守门官老肖头亲自前来,老肖头受刘大人重托,不敢丝毫闪失,在股东名册上留下了刘大人的真实姓名以及联系地址:刘之勃和四川按台衙门。

        按台大人不在乎自己声名,杨能何必为其保密?复兴报财经专刊立即就此刊发专题文章。文章带有典型的标题党风格:他投资收益十倍,却是四川第廉官!

        专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在官员群体中更是引起轰动。官员、士绅、商家,及普通市民蜂拥而至,扑向那道敞开的金色之门。

        机器局收钱的场面之热烈,不亚于汇通钱庄开业。机器局为了应付如此之多的投资者,从汇通钱庄借了账房,从蜀王府借了太监,从青联会借了书生,成立了投资部门,专门负责收钱。街面流传言之凿凿:投资机器局,十倍是起步,百倍不稀奇!

        股本结构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控制权的开放,但这些热情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看见在官府备案的机器局章程:原始股东汇通钱庄,不仅固定享受机器局百分之十的纯利,而且拥有机器局股东会和董事会百分之五十的投票权。新来的股东,只能按照股本比例对剩下的九成利润分红,每半年次,根本资格没有对机器局指手画脚。

        ……

        回到安置政策宣讲现场。

        “护商队不要的我都要!”

        杨能红润的脸泛着激奋的亮光,叉着腰对台下的人们大声吼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