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朝廷争议三饷问题 (2 / 2)
孙承宗早就在两天前收到了赵宁的书信以及文书,那书信中,明确的告诉了孙承宗,辽东目前冬衣、饷银、粮草问题奇缺,皇帝定然会想办法筹集,而大明帝国财政目前岌岌可危,已经达到了没有钱财可用的地步,因此他估计东林党士比会对最大势力,也是最容易会受到欺负的势力百姓下手,增加税收,这是竭泽而渔,是将大明推向火坑的一种方式。
他的建议是,不增加三饷,而是增加一种新型税收,也就是商业税。
大明帝国,商人富的流油,而且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但是却从来不曾上一个大的税收,这关键的问题就是,东林党在包庇,毕竟各地,这些东林党人,那一个没有在外面着买卖,那一个敢他没有开酒楼、钱庄甚至是妓院。
这么以来,他们当然不会收取任何商人收税,而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将所有的税收全部压给百姓,毕竟好欺负。
崇祯一听赵宁八百里加急,对于增加三饷的事情也只能暂时搁浅在一边,随即取过那文书来。
这一看下去,崇祯脸居然轻微抽动了一下。竭泽而渔,大明陷入万劫不复,皇帝也就是大明最大的罪臣。这几个字眼,任何一个字都刺激着崇祯。
不过身为帝王,这不过是瞬间的变化,崇祯也就恢复了神色后再次取过那增加三饷文书片刻道:“三饷的问题,容后在议。”
“户部尚书,朕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已经还有两天,后天如果朕没有受到冬衣已经开始往辽东运输,你就不用来见朕,自己去天牢吧。退朝。”崇祯冷哼一声,站起来的同时,也将赵宁的折给拿起来。
我的爹啊。钱谦益差点晕厥在了地上,这已经是给自己下达死命令了,冬衣粮草和自己的命,自己任意选择一条。没有任何后路。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对于赵宁的折没有任何的发言。孙承宗不想去管钱谦益等人的死活,他就想听取一下皇帝对于赵宁文书中的想法,可是皇帝居然一眼不坑的就退朝,这让孙承宗双眼充满了迷茫。
孙承宗个人对于赵宁的文书仔细研究过,在加上那封书信,他内心十分赞同,强征征收商业税收的同时,稍微减免一下百姓的负担,如今大明帝国本来就内忧外患,百姓吃不饱的同时,还要上缴税收,这无疑就是在给陕西的流寇无穷无尽的在运输着兵力,都去投靠了流寇,
用赵宁的话来就是,剿了又剿,根本就无法剿灭的同时,更是这边剿灭那边又冒出头,原因之一,那就是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不造反是死,造反也许还能够活命。
看来也是石沉大海,不会有任何消息了,看了下空旷的武英殿,孙承宗叹息一声。甩动了下自己的衣袖,准备离开武英殿,回去好好休息。
正待出去,曹化淳已经从那红色的门钻了出来吆喝道:“孙大人,皇上御书房召见。”
23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