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糊里糊涂的接见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糊里糊涂的接见 (3 / 5)
        只见门外个手握腰刀,衣服整齐的太平军牵着匹高头大马,等着让“贵公子”上马。

        要知道此时的太平军多半各穿各的衣服,因物资有限,不少人破衣烂袄,露胳膊露腿的,都只是头扎红布,腰上要缠条黄布条为凭证。

        而门外此时牵马的太平军居然从头到尾都是太平军的制式服饰,整整齐齐,要知道这样的衣服只有刘老二被发下过来套!

        “贵公子”上马后,马脖下的此时传来的铜铃声不经意间的吸引了夏诚的注意,到这时夏诚才发现马脖子下居然悬着四个铜铃!

        夏诚不由的眼神缩,脖子紧了紧,手心莫名的出了手的汗。

        太平军内部流传着个不成文但人所共知的事实,起义之初,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通过教众捐献的圣库财物去购买了批马匹,而后分给了起义的大小将领以及组建了两百人规模的支小骑兵。

        而因为太平军初起义,服色不,为了区分马背上将领官职的大小,规格,于是规定天王洪秀全的馬脖子下悬五个铜铃,杨秀清等五营主将马脖下可以悬四个铃,以下诸将马脖悬铃的数目要依次递减,以示区别。

        而他们的先锋官,手握四百余人的刘世清,马脖子下也只准悬个铜铃而已。

        按标准,这个“贵公子”居然是未来首义五王里的位,莫非他就是石达开?这也太年轻了吧!夏诚心里不深感慨!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历史上他十六岁“被访出山”,参加拜上帝教,十八岁带领村民两千余人打破路当地团练封锁,就去金田参加了团营造反。十九岁被授予左军主将,统帅数千人,正是此时,半年后在永安封王,年仅二十,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

        人们提到石达开印象里总是觉得石达开应该有些老成,年纪大,电视剧里也演老了,但历史上石达开相当年轻,十八岁就带领受其拥戴的乡邻两千余人造反,路斩将夺旗,到后来打的不可世的曾国藩曾老头子跳河的时候也才二十四岁,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我十九岁的时候干嘛呢?在学校调戏同桌的女同学?”此时只有十六岁身体的夏诚躺在床上,左手捏着令纸,右手摸着自己的下巴想着自己新中国的前世,擦拭的枪械也被丢在边,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后得出个结论。

        “归根到底是新中国不乱,老百姓基本上吃饱喝足,不然我也能成就番大业!”

        这种扯淡的结论安慰了夏诚“脆弱”的心灵,令他稍稍找回些现代人的平衡感与骄傲!

        想通的夏诚又看了看手里的黄令纸,字倒与石达开宣读的致,而结尾处也盖着三个红章大印,他就仔细分辨着这三个大印章拓下的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