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孙志浩于心不甘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孙志浩于心不甘 (1 / 2)
        新的一月开始,上个月的业绩优秀者和各种荣誉称号及时地在晨会上宣布,马元峰毫无争议地被授予民安运泰上海分公司第六十八期“新人王”,同时以月创保费五万三千元位列公司前五名之一。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柳明亮亲自来到营业一部的晨会现场,把“新人王”的奖杯和二千元的奖金授予了马元峰。大厅里掌声热烈。

        柳明亮掂着个大肚子,手里端着无线话筒,声音洪亮,“‘新人王’每期毕业生都会产生,但既是‘新人王’又在月度精英榜里占得一席之地,名列前五之一,这就厉害了,这就不是一个新人的概念了,这是常山赵子龙的概念了,”会场里有人发笑,他扫视全场,“‘新人王’的颁奖我很少参加,因为每期的毕业生不可能长得都一般高,总有相对个高的人,所以‘新人王’的含金量是要审视的。我一听六十八期的‘新人王’保费位居公司第四,我暗吃一惊,站了起来,”他一手叉在腰际,张大眼睛作惊讶状,然后倒退一步,瞪大眼睛,两眼直视前方,作惊恐状,“又说他的保费都是陌生拜访达成的,我连忙‘啊’了一声,直接奔到今天的晨会。给今天主持晨会的主任捡了个便宜,他不用演讲了,我来演讲,”会场里哈哈大笑。柳明亮继续说,“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新人王’小马哥,我一看小马哥,我看呆了,这不是银枪雪甲白马的赵子龙吗?大家看是不是?俊朗轩昂。我祝愿小马哥成为我们民安运泰公司的常山赵子龙。”

        柳明亮的晨会的特点是风趣幽默,但大家绝不会觉得疲乏,他的许多展业理念都蕴涵在风趣幽默的话语中,让人难忘。

        晨会结束后,许晓婕请马元峰坐到自己的办公桌旁,她今天很高兴,她的团队又增添了荣誉,其他组的主任话语里明显流露出羡慕的话意,要知道这种业务高手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团队的竞争往往就是这些高手多寡的竞争。许晓婕微笑地说:“你已经出名了,没想到你的开局如此的令人瞩目,今后你是怎么考虑的?”

        马元峰心想她要和自己谈职业规划了,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但不知为什么他愿意让许晓婕帮助自己筹划,愿意亲身领略她对自己的劳心费神,他要体验她对自己的关心,他真诚地说:“还是想听听主任的建议,你毕竟熟稔公司的职业体系。”

        他对自己挺信任的,言语中似乎对自己还有些依懒,她心里很高兴,于是神情认真地说:“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就是只做业务,不发展自己的所属队员,也就是不组建自己的团队。另一条就是组建扩大自己的团队。”

        “主任认为我应该走那条路更好?”马元峰当然是选择后者,组建自己的团队,但他想探询许晓婕的看法。

        “听了你的晨会讲演,我主张你应该努力组建自己的团队,你在营销方面很有才华,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做主任、高级主任,如若仅仅个人做业务太浪费了,实在是暴殄天物。”许晓婕眯缝着美丽的丹凤眼,神色真挚。

        马元峰知道一旦自己当了主任,就意味着自己的团队从许晓婕的团队中独立出去,许晓婕的管理津贴将损失很大一块利益,所以,一般主任都不希望骨干晋升为主任,使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受很大的损失。他戏谑地说:“我如果当主任了,你不是损失很大?”

        许晓婕挪动了下自己的身子,迟疑了几秒钟,她诚挚地说:“你是一条蛟龙,我的池子迟早容不下你,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马元峰暗暗一惊,她在利益面前很有豪气,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目光远大,居然已经意识到彼此的将来,这是与生俱来的禀赋和气度。他凝视她片刻,谦虚地说:“你把我高估了。但我们俩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也想发展团队,让自己物尽其用。”他谐戏地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生怕她觉得自己在组建队伍方面也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许晓婕微笑着说:“我隐隐中总觉得你很非凡,你在保险行业会有难以想象的作为”

        看着许晓婕美丽的脸庞神情迷离,他觉得很奇怪,她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就这二天交往多了一些,前一阵子都是公事公办,彼此之间平平淡淡。他探询地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许晓婕略一低头沉思,觉得自己也说不清楚,抬眼看着他,“一句话,你能带出许多有能力的兵。”

        马元峰快乐地笑了,满脸洋溢着青春和阳光,乌黑的眼睛闪动着明亮的光芒。

        “说到你心里去了,”她瞅着他俊朗的笑脸,也快乐地开起了玩笑。

        马元峰抬眼看见周桐旁若无人地在整理资料,上个月他又是精英榜第一名,而马元峰是第四名。马元峰收起笑脸,困惑地问:“许主任,那周桐为什么不发展团队,而是选择一个人单打独斗,只做保费?”

        许晓婕没有抬眼瞧周桐,她对他太了解了,她眨着迷人的丹凤眼,斟酌地说:“周桐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的突出,他在保险行业已经工作了近十年,有深厚的业务资源。但他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了近十年,做业务绝对没问题,但让他带代理人队伍,那他绝对不称职,他选择现在这样的工作模式,说是扬长避短,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