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辩佛证道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辩佛证道 (3 / 4)
        高昙晟曾是昙宗师兄,却率领五十个僧人在隋末聚众造反,自封大乘皇帝,甚至还封了一个尼姑做皇后。后被结义兄弟高开道所杀,但实际上是佛门暗中出手。

        昙宗脸色不改,解释道:“高昙晟为佛门叛徒,又无悔改之意,罪无可赦……”

        “那宝志呢?”李淳风不待昙宗完,马上又补了一句。

        “哈哈哈哈,如何还争起来了?老子不是‘夫唯不争,故下莫能与之争’吗?”秦明章缓缓道,转瞬语气一变,“影盟尚未发话,尔等便要定夺我弟子生死,不觉欺人太甚吗?!”

        着,慢慢走到了正中,挡到了秦万年身前。

        “你们两家斗了百年,一人错杀就让你们消弭分歧?你佛门,蛊惑帝王大兴佛门,反被利用,最后竟蛊惑臣子作乱!《华严经》开篇便是‘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踈,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可谓极尽奢华,还谈什么‘无色无相’、‘照见五蕴皆空’?行走世间,却自称‘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聚敛钱财无数,还自诩无欲无求。如此宗教,有何颜面监管我影盟弟子?”

        秦明章所的“蛊惑帝王”和李淳风提到的宝志,指的都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事。萧衍晚年崇尚佛道,曾以宝志和尚为师,后竟三次出家,命大臣将自己赎出,还鼓动王公大臣信奉佛教,最后大臣侯景叛乱,将其囚禁,最终饿死。

        而也有法认为,当时南朝佛教昌盛,拥有田产无数,却不纳税,使得国力凋敝。若是强行打压,容易引发动荡,故而梁武帝另辟蹊径,身入佛教,并以此掌控佛教财富。佛教能得帝王支持,本十分欢喜,等到发现不对时,梁武帝已是朝野公认的佛法精深,早已无力抵抗,便鼓动侯景叛乱。

        昙宗怒不可遏,可秦明章句句出自佛经,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善哉善哉!”众武僧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面容悲苦,却未拿武器的中年僧人,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僧人正若有所思地看着秦明章。

        “贫僧道信,听闻施主论经,便来解答一二。”道信的表情就像是面对一个虔心向佛的百姓,“五色皆空,于吾等无异,于世人却有异。若明白‘色即是空’,又何须渡化?佛曰‘妙行无住分’,菩萨无住相布施,方能度一切苦厄。虽无住相,但度人方式却因人而异。世人为五色所迷,自当以五色引其证道,佛在心中,又何罪金刚琉璃?”

        道信只拆解了一个问题,没有直面所有,但还是记下了秦明章的一些话。这之后,他与弟子弘忍号召禅宗群居劳耕,后来百丈禅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当然,这是后话。

        秦明章没有再,转而看向袁罡:“你道门,助周武帝灭佛,不想武帝随后还想灭道,便联合佛门暗下毒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