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陶制手雷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陶制手雷 (1 / 3)
        第二天一大早,小道士张一明就带着两个师弟下山。

        说是师弟,其实是丹阳子从小收养的两个道童,年龄比张一明小两岁,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因为自幼随着丹阳子王伯阳炼丹,对于制作烟花的流程颇为熟悉,这次张一明是让他们两人打下手来的。

        除了三个小道士之外,苏子恒从白鹿书院和工坊里面抽调了五个人过来,两大三小加上三个道士和他自己,一共九个人开始制作黑火药。

        **制作不复杂,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硝、硫、炭三中。硝和硫上次在西宁城中买了不少回来,另外赵婉儿送给他的仓库里面也有不少库存品,加起来超过三万斤重了。

        木炭苏子恒也开始安排人去烧,并且烧制的都是上好的木炭。九伏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往年大雷村也有不少村户秋、冬两季也会烧炭去卖,苏子恒这次就是直接找的他们购买的。

        **理论最佳标准配比是硝、硫、炭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去了,当然实际制作时不可能有那么准确,苏子恒打算按照枪用发射火药的配方来制作,也是为了日后研发出燧发枪方便使用。

        因为三个小道士初来,以前并不熟悉苏府新的度量衡标准,苏子恒就让白鹿书院出来的那三个小子一对一教他们。

        工坊调过来的两名工匠齐兴安和郭元明两人则随自己先去搬运工具,最主要还是研磨原料的工具,如石磨、石碾等。

        在蒸汽机还没发明出来之前,像许多机器设备还无法制作出来,只能靠手工的方式制作。

        第一次纯做实验,苏子恒也没打算一下子制作太多。一共取了十斤原料过来,其中七点五斤的硝,一斤的硫,再加上一点五斤的炭。

        他采用的都是标准称中的杆秤,因此称出来的原料可以精确到两,不虞配方会误差太大,导致火药效果不理想。

        刚才使用杆秤时,张一明和清风明月几个小道士也在旁边看的很仔细,学习的非常认真。苏子恒也安排了白鹿书院的李鹏程,贾玉光,陈文杰三人认真记录下来。

        苏子恒交代他们三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一次实验之前,都要准确将所有的数据记录在册,不许有丝毫的遗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