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那家也要搬(回来了) (2 / 3)
张兴明问:“现在是上课还是实习?怎么样?”
本钢的技工学校是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进厂实习,都是拿工资的,算工龄。
那大姐拢了拢头发说:“实习了,这个月在三选,也没啥意思,就是工资多了几十块钱。”技工学校上文化课一个月开十七块五,进厂实习一个月是六十七块五,可正经差不少钱呢。
张兴明问:“知道毕业分哪个车间不?”
那大姐摇摇头说:“不知道,估计三选四选吧,总不能进碎矿吧?现在厂子效益好,说是要涨工资呢,等俺们正式进了厂,工资比现在的老工人还多呢。”
本钢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效益还是不错的,员工福利相当细致周到,工资也是调整了几次,奖金奖励都相当高。
86年全民工一个月基本工资已经达到九十多,高级工能达到一百六。再加上各种奖金,一个月能开到手里三四百块,工人的日子是真的过起来了,要知道这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非常低,一个三口之家日常生活花费不会超过一百块。
东北的城市生活成本在全国城市中来说一直不高,就算到了现在,物价也比南方要低不少。2007年重庆鸡蛋6块多一斤,奉天3块3,一台21寸平面电视,重庆1200左右,奉天750。衣服上的差异就不用说了,差距会让你怀疑人生,基本都是五倍以上。
从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工人家庭是相当牛气的,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只要时髦,只要流行,就没有不敢买的东西,购买力极其强大,敢借敢花,稳定的工资收入就是他们的信心。91年拿整个班组的工资一万九千多去买摩托车的不只一个。
像那家大姐这样技校毕业生,87年进厂就能拿98块6毛5的工资,奖金啥的一加就是月入二百多,啥她不敢买?
张兴明点了点头说:“你们女孩肯定是进选别,可以,大三八倒班也不累,到时候有机会的话把你调去坐办公室,累不着你。”
那大姐拿手点了点张兴明说:“你自己说的啊,你看你要是说话不算数的,我捶死你。”可惜人长的漂亮又是温柔型的面相,一点杀伤也没有。
张兴明说:“想吃啥?咱俩弄午饭吧,这会儿时间正好。”那大姐看了看手表答应了一声,说:“我想吃炸茄盒,老二喜欢刀鱼,老三有肉就好。要不包饺子得了,这么多人呢。”
张兴明呲了呲牙,点着脑袋自言自语:“包饺子啊,啧,行,吧。包吧,我剁馅,你和面吧,行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