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小杨是个好同志 (2 / 4)
这些人在航空工业耕耘数十年,并非没有见过大首长,但又有几人能在杨卫宁这样的年纪,得到首长的如此称赞?
不过想想杨卫宁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所做的种种贡献,无论是c语言编译器,还是对涡喷-7b发动机提出的改造方案,亦或是在危急时刻将歼教-5从空中飞回,无一不明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着何等惊才绝艳的才华。
更不用单枪匹马开发出的autocad软件,对华夏的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意义了。
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年轻人,还真当得起这样的夸赞。
杨卫宁定了定神,发现在“杨是个好同志”七个字下方,还有一串批示:
“原则上同意杨卫宁同志的提议,另该软件既然为杨同志开发,谈判中可酌情考虑杨卫宁同志的意见。”
龚卫江笑眯眯地看着杨卫宁,想起一前被电话召进大内时的场景,依旧感慨不已。
当时那位老人看了龚卫江写的报告后,又仔细询问了龚卫江,随后丢了一份内参给龚卫江道:“这是这个年轻人写的关于计算机发展的综述,写得很好呀!之前我已经好几次听过他的名字了,不管是你,还是夏培素,对他都不乏溢美之词。我相信你们的眼光,也相信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既然如此,那就不妨给他多加加担子。”
随后,这位老人,便在那份报告上刷刷写下了这个批示。
龚卫江道:“杨,你也看到了,首长已经同意你偶尔的提议,另外他还,你那份关于计算机发展的综述也写得很好,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目光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深远的多,希望我们在谈判过程中多听听你的意见。所以今的这个会议,我希望你能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全都出来。”
杨卫宁眼睛一亮,首长这么,简直就是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在航空工业部和美国人的对话中,有了相当大的话语权。
这可比他预想中最好的结果都要好很多。
杨卫宁思索了片刻,道:“龚部长,既然如此,我就直了。这次和美国人谈,我们不必着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