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哈珀日记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哈珀日记 (1 / 3)
        哈珀作为驻华武官在中国待了三年,期间曾多次带领美方代表团参观了PLA海陆空三军的各支部队以及隶属中**方的各个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

        对于中**人,哈珀始终抱着一丝敬畏的态度,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证明了中国空军的实力。

        但对于中国的军工产业,哈珀就有些不屑一顾了。

        比如这次为了“和平典范”计划,哈珀陪同美国航空界代表团分别拜访了位于中国北方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和位于中国大西南的蓉城飞机工业集团。

        访问期间,他们深入考察了中国的飞机制造厂和各个研究所。

        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走马观花,但以格鲁曼公司高级副总裁罗伯特·休格先生为首的美国航空界代表团却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航空产业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逆向仿制阶段,材料、雷达、航电、气动布局、发动机等领域,与美国都存在着二十到三十年的差距,根本不具备自主研发和设计第三代战斗机的能力。”

        这一观点恰恰与哈珀过去几年搜集到的关于中**工科技情报资料里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哈珀看来,相比于纪律严格,不惧自我牺牲的中**人,中国的军工产业完全配不上这样一支军队。

        要知道就连两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洲际导弹试验行动,中国精心打造的远洋舰队,大部分都是空壳上阵。

        那些刚下水没多久的新型战舰,甚至连导弹武器都没有装备,就匆匆忙忙被中国人推上了试验场。

        由此可以想象中国的军工产业有多么窘迫了。

        航空业作为军工产业的龙头之一,更是如此。

        参观期间,休格等人就发现,那些制造精密零部件的机床,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产品,气动、航电领域更不用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