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专利权归属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专利权归属 (2 / 5)
        杨卫宁很清楚,未来中国航空工业遭遇的最大难题,并非在于技术,而是在于资金障碍。

        未来十几年,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去,军工行业每年获得的资金每况愈下,航空工业也不例外。

        造**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那个年代,是血淋淋的现实问题。

        特别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上早就涌现出一批万元户,但在611所这样的科研单位,每月的工资高的也不过是一两百**,养家糊口甚至成了现实问题。

        这也导致了那个年代大批航空科研人员或跳槽、或下海,航空工业的科研力量损失巨大。

        后世曾有新闻曝出,歼十之父宋总在工作之余,不得不下班卖面条来补贴家用。

        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杨卫宁不清楚,但从他所知道的东西来看,当时航空口的各家单位在困难时期,确实有不少人在私底下搞副业。

        那些航空口的厂家也不得不制造民用工业品来维持生计。

        比如洪都飞机制造厂就生产过摩托车,包括经典的边三轮长江750,中航工业旗下的金陵厂也出过摩托车。

        还有大名鼎鼎的哈飞汽车,就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生产的。

        由此可见,那个年代整个工厂都需要生产民用工业品维持生存,更何况是航空口的一个普通工程师呢?

        资金匮乏的问题不单单影响科研人员的生活,甚至连国家重点型号歼-10战斗机都差点夭折。

        当时,代号10号工程的歼-10战斗机总共投资只有40亿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