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打谷机 (4 / 9)
只是让林月兰有些发愁的是,在现代收割全部用得是机械化收割机,几十亩地,不用一天就能收割完,但是,在这里纯粹用得是人力。
先是用那种弯曲的镰刀,把水稻割城一堆一堆,之后捆回自家院,然后,一家人用布裹着双手,用力对着框篓摔打,或者是一把一把把谷粒从秆上给搓捋下来,条件更好一些的,买一头牛,拖着大石头把谷碾下来。
这两种方法都是劳心劳力的,而且效率一点都不高。
一亩地,可能至少需要五个人,用上一天时间。
这样一下来,五亩地,割苗加脱粒,至少要花上十来天时间,这太耽误时间了,万一中途有个天气变化什么的,这些谷很有可能就会毁了。
林月兰低垂沉思,她必须要在收割之前,解决这些问题。
现代的机械化收割机,她是造不出来的,除了这制造结构她不清楚,最重要的一点,这里的条件不允许。
所以,她的脑海里在想着以前学古代历史时,曾学到的一些稻谷脱粒方法。
连枷、稻箪、禾桶、稻床、磙石等等……
林月兰想了想,其中以禾桶和稻床最为适合,她想了想当初学这个时,老师所讲过的结构和原理,倒是认为,这个她倒可以自已倒腾出来。
禾桶比较简单,就如现在这些人往篓框里摔打差不多的原理。
只是禾桶,是用一个大木桶,然后锯掉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边沿,且高度必须低于其他边沿,然后在这地方搭一个木板固定,木板两边必须挖两个孔,这两个孔是为插一张编织席,编织席固定上面,好拦住那些在摔打稻古时,飞向四处。
总得来,禾桶比较简单,但也限制了人数,一个禾桶只能是一个人来摔打,这是个极大的短板缺限。
稻床却是禾桶的更新版,弥补了这一缺陷,弄一张很是宽阔的床,四周加上围栏,然后,中间放木架竹面,这稻就往竹面上拍打,就可以让稻谷脱粒,这可以多人同时进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