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图谋深远袁本初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图谋深远袁本初 (1 / 4)
        河内郡,河阳津渡口,袁绍屯兵所在。

        河阳津河对岸就是孟津,此刻董卓亲提精锐两万余人,驻屯孟津大营,做着强攻河阳津的战斗准备。

        因战争蔓延到辖区,河内郡尉徐荣与河内骑士营校尉宋宪驻军在河阳津东五六十里处的温县,观望战争进展。

        袁绍的战线拉的很长,他及王匡屯军河阳津,与南岸董卓的孟津大营相对峙。同时,袁绍积极巩固这处根据地,遣许攸游河阳县豪强、大户,这些豪强响应号召驱逐河内派遣的县令,及周围各县一同为袁绍提供养军钱粮。

        而在上游,河东郡大阳县则是刘备屯军地,与驻屯陕县的牛辅隔河相望。

        袁绍强行进驻河阳津渡口,并篡夺河内郡西部河阳、轵县几个县的控制权,令刘备十分的不满。

        然而终究是联军一员,刘备也不能指责袁绍过度刺激河北方面,更不能指责袁绍引来了董卓主力围剿。

        要知道,在李傕从河内出逃以后,董卓的军队想要进攻河东可就有了诸多不便。

        毕竟是渡河战役,董卓在北岸没有立足点,这是刘备防守时最大的优势所在。

        因为适合董卓大队人马进攻河东运输的渡口,要么如风陵渡就是在上游太远,无法有效配合作战;然后是下游河内郡有两个大渡口,随着李傕从河内出逃后,董卓这边不方便强行通过。

        就李傕从河内出逃一事,让董卓在进攻河东刘备时增大了难度,刘备可以轻易的屯兵大阳牵制陕县牛辅的军队,以两万白波军改编来的杂兵为正面战场提供了很大的优势,结果正面战场还是被董卓打崩,险些让董卓乘胜追击一鼓全灭。

        而现在袁绍是要转进河东战场,却半路进驻河内郡的河阳津渡口,固然能如一口剑悬在董卓头顶令他寝食难安。可正因如此,也会让董卓不顾一切的发动进攻,哪怕进犯河内,打破与河北的军事默契。

        “袁本初所部尽皆集结于河阳津,提防董卓主力自孟津强渡。然而,备却担忧董卓另遣精锐自上游平津、平阴一带渡河。届时董卓精锐自侧面突然杀出,袁本初侧翼无防,又无后援,全军集结于河阳津,将要全军尽没之险!”

        大阳县,渡口军营中,刘备召集将校磋商战机,胡才、韩暹、李乐都在前列,他们对刘备的能力、品格都是认同的。但还达不到推崇、追随的地步,此次彼此只是合作,河东白波军借加入联军讨董来洗白获得官方身份,同时也想依赖联军抵御卫仲道的进攻。

        河东卫氏几乎被白波军斩尽杀绝,还在孝期的卫仲道戴孝从戎,此时担任虎步营护军,即原虎步营军司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