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去留 (1 / 5)
二月中旬,蒙蒙细雨中延津港黄河春汛水面上涨。
袁绍最后一批运输军械的战船消失在延津守军视线中,对于未来何去何从,泰山人为主的延津守军感到迷惑,他们的校尉于禁也不知道。
朝廷招安各郡的公卿就那么一顿饭的功夫被袁绍杀了,总不能杀了袁绍泄气吧?
扪心自问,细细算下来人家袁绍现在才占着正义。
第一袁绍起兵是为了复仇,这一点搁到什么时候都是理所应当的,哪怕战争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就袁绍本人复仇这个动机、行为来,是正义的,不容指责的。
第二是袁绍自始至终主张认为河北魏越是国贼,这是有先见之明的。在与董卓开战之前,联军认同这个观点,但形势微妙不便声张;后要请河北举兵援助时,更不能支持、宣扬这种主张。
然而魏越以袁绍的东中兴剑为出兵要求,这就让局势变的更微妙了。
微妙到了什么地步?
袁绍若答应,倒霉的是袁绍,整个联军、魏越都会获益;可袁绍没答应,反倒暴露了魏越称王的野心……这就让魏越、黄琬很尴尬了。
魏越不可能食言自肥,暴露野心后没拿到中兴剑的情况下出兵;他不出兵,那么跟关东联军就不是自己人,联军内部自然不能装聋作哑。
延津港外的军营里,曹操披着蓑衣与鲍信站在悬挂的羊皮地图前,指着三方形势,谈起了魏越诛杀刘和、刘范等人一事,总结道:“经此事变后,冀州、幽州势必相争不下。”
“幽州虽弱,但冀州至今沉心于春耕,能战之士不过二三万之间。此军极为精锐,故幽州必然坚壁清野不敢贸然决战,更不敢发兵冀州主动搦战。”
“幽州主守,魏扬祖自不会拿麾下精锐前去攻坚。故而,此战将会拖延两到三年,长了会有五年。”
曹操断言判定河北今后的战争走向,在他看来幽州牧刘虞与魏越有杀之仇,可刘虞真的无力主动进攻冀州。第一是打不过,第二是幽州军缺乏主动进攻的意愿,第三是再一次被放鸽的张举已狠狠的劫掠了幽州,现在的张举在幽州、联军面前已失去回转的余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