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七章 汴水流之密议 (1 / 4)
中平六年,闰腊月,初八日。
九江郡钟离,曹操及所部新募五千丹阳兵宿营地。
九江太守服虔也参与了联军,曹操率丹阳新募五千军队途径九江时,服虔遣都尉陆骏押解粮草犒赏曹操所部。
营中,篝火旁,与陆骏并肩而坐,曹操笑容洋溢着:“这天下事何人能得清?就天封建魏公国一事,猛地来,至今曹某都有些无法接受。如此荒谬之事,就这么堂然皇之的发生,天下英杰却无人敢声张正义,讨伐这贼。”
陆骏也是呵呵笑着,摇着脑袋:“是呀,想起当年与元叹及魏扬祖一同北上,堪称同舟共济也不为过。那时,魏扬祖尚是少年,是仰人鼻息也不为过。谁也想不到,如今能左右天下局势者,却是魏扬祖。”
陆骏着扭头看曹操:“难道黄公就无有反制、应对手段?若执意与司徒董卓开战,魏扬祖窃居河北坐拥强军,一言一举就可轻易左右天下形势,如此西州兵、关东军相持不下战事延绵,社稷屡经动荡,生民有灭顶之灾。”
“待两方强军两败俱伤,天下英杰元气损尽之后,魏扬祖便可从容出兵,收拾汉家大好山河,却还要归罪于司徒董卓及关东义士。如此险恶用心,黄公可有应对之策?”
曹操闻言轻叹一声:“想来有所准备,只是不便对我等相告。”
一声叹息后,曹操追问:“此次庐江、九江二郡转运联军粮秣,力未能用尽,实在不该。不知就出兵一事,可还有回转余地?”
陆骏稍稍考虑,摇头苦笑:“起初,二郡并无参与联军之意,之所以响应袁本初檄文,皆赖魏扬祖做的好事。他若不动豫章,我扬州各郡皆无北上之意。不知袁氏如何招惹了此人,竟然以袁遗为豫章郡守,这是要流尽袁氏最后的血呀。”
袁遗在袁氏辈分中虽然高袁绍、袁术一辈,实际上是同龄人,又因为袁遗这一脉攒下的威望不在主枝之下。所以袁遗并不用看袁隗、袁绍等人的眼光,以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生活着。
同时,袁遗自然跟袁绍、袁术、许攸等人一样,是曹操自少年时期的玩伴。
“长大而能勤学者,惟袁伯业与我而已。”
曹操感慨不已,眨眨眼:“袁本初、袁公路不过魏扬祖手中提线木偶,任其摆布犹自不知,更自以为是莫名得意,殊不知生死祸福尽操于魏扬祖之手。如此也就罢了,此二人牵连天下豪杰,借此二人之后,不知多少义士要白白枉死?”
对此陆骏默然不语,对天下之事,雒阳之事,扬州士族普遍缺乏动力。
曹操也察觉陆骏的冷落,就问起了顾雍的近况,顾雍虽然屡屡拒绝了魏越的征辟和任官,可人家本身就是江东著姓,又是庐江太守陆康的女婿,当朝太傅蔡邕的亲传弟,魏公、太保、大将军大司马的师兄,地方郡县也要给与足够的礼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