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毒饵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毒饵 (1 / 4)
        二月下旬,气温回暖冰雪消融,各处也开始了农忙。

        永安宫中,刘宏看着一众宦官清理田地,面无表情对身旁的万年公主道:“朕近来梦见桓帝,怒斥朕曰‘宋皇后有何罪过,而听用邪孽,使绝其命?勃海王悝既已自贬,又受诛毙。今宋氏及悝自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此梦清晰易察与现实无异,朕心有戚戚焉。”

        万年公主面露惊恐之色,刘宏继续:“昨日,朕以此事问羽林左监许永,以解凶吉,或寻良策攘凶于外。”

        刘宏叹息一声,缓缓道:“许永以为宋皇后亲与朕共承宗庙,母临万国,历年已久,海内蒙化,过恶无闻。而朕虚听谗妒之,以致无辜之罪,身婴极诛,祸及家族,天下臣妾,咸为怨痛。勃海王悝,桓帝同母弟也。处国奉藩,未尝有过。朕不曾证审,遂伏其辜。往昔晋侯失刑,亦梦大厉鬼垂发余地。可见天道明察,鬼神难诬。许永建议朕该应宜改葬,以安冤魂。反宋后之徙家,复勃海之先封,以消厥咎。”

        “时值今日,埋祸深远并发于一时,朕又能有何作为?”

        以一种认命、自嘲的口吻着,刘宏扭头看万年公主:“朕诸年幼不便离京,今日有意改尔封邑至平阳,食平阳邑,并襄陵于平阳邑。”

        “父……父皇?”

        刘宏摆着手,语气虚弱:“诏令并州牧永安侯真,尽迁并州家资二百万者于平阳邑,以充实封邑,不得有误。”

        将豪强迁往陵邑县是前汉开国的传统,学习的是秦国强干弱枝之策。只是这种制度在后汉开国以来很少进行,更没有夸张到尽迁一州豪强的地步。

        襄陵是县,不是关中陵邑县编制,地名与前汉、后汉诸帝陵墓没有关系,来自晋襄公陵墓。

        若按着刘宏的诏令,新的平阳邑将占据汾水两岸肥沃的临汾平原,加上整个并州大豪强强制迁移,人口数量会迅速膨胀,还是高素质的人口,携带并能生产大量财富。

        整个平阳邑的收入,若建设好,甚至会比平阳郡的收入高。

        迁移人户充实陵邑县是国策,只是后汉以来迁移的多是贫农,不过人口就是财富。

        新的平阳公主刘静察觉不到这道迁移诏令背后血淋淋的运作模式,心中惶恐之余,又因为感动而痛苦,又参杂着一丝丝喜悦,情绪复杂到了极点泪水流淌,哽咽不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