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出军河内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出军河内 (1 / 3)
        三月二十日,皇帝再次催促下,卢植只能率领八千军队渡河。尽管军队整合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但卢植依旧如计划的那样将河东骑士留在孟津大营,只率步军五千、骑军三千渡河。另有副将宗员所属的渔阳营兵两千、千余乌桓骑兵会在魏郡汇合,进入冀州战场时的总兵力即步军七千,骑军四千。

        骑都尉胡毋班率河东骑士留守,骑都尉张邈率河内骑士充任左先锋,魏越被卢植安排在张邈部下,代表中军牵制张邈,防止张邈轻敌冒进。

        从孟津渡河后就是河内郡,河内骑士做先锋,有地利、人和之利。地利在手,只要稳妥行军是不会遭受伏击的;人和在手,就能最便捷的发动郡内豪强力量,让股的黄巾军无法侦查、袭扰大军。

        这次行军属于轻装行进,又是春夏之际,故而全军只带五日军粮,没有过多的辎重拖累,平均每名军士负重六十斤行军,比平时的八十斤标准轻了不少,故而每日行军七十里,比预期的四十里高出近一倍。

        这就使得全骑兵配置的河内骑士显得悠闲,魏越则细细记录行军的各方面事项,这些都是难得的经验。一天十二个时辰,两个时辰早饭、拔营,行军三个时辰,扎营晚饭三个时辰,休息四个时辰。

        除了这些,他还不断计算军士的负重与作战半径的关系,按着以往经验,军士负重八十斤,会包括作战军械与生活口粮,八十斤的负重标准下,这名军士可以自带十五日军粮,以标准每日五十里计算,八十斤负重的作战最大半径是五百里。

        想要延伸作战半径,不能继续给军士增加负重,只能配属运粮队,运粮队负重以一百二十斤为限;一名运粮兵与一名军士搭档,负重二百斤,其作战半径将达到千里。若想将作战半径延伸到一千五百里,一名军士需要配备三名运粮兵;随着补给线延长,沿途又要增加据点,据点补给也需要维持。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远距离奔袭,若在军粮补给方面不存在问题,那远距离奔袭就存在可操作性。军粮补给是一切军队存在的根本,能打垮对方补给的战术,才是最上乘的战术。

        魏越先知先觉,知道卢植能在冀州战场取得优良形势,却不知道历史上卢植到底带了多少军队,不像皇甫嵩、朱儁两路有个准确数据。现在他知道卢植的兵力数据,虽然是三路大军中的偏师,可魏越已经断定,历史上的卢植所拥有的兵力不会比现在多,应该是差不多的兵力。

        他也断定,卢植必然如历史上那样,能在黄巾军老巢所在的冀州战场以劣势兵力取得优良形势。

        之所以断定,就在于成建制的骑兵……黄巾军虽然也有骑兵,可远不如朝廷的骑兵专业。专业的骑兵,与凑合在一起的骑马团伙,是两种东西。

        与宗员部的渔阳兵汇合于魏郡,随后就要面对驻扎在赵国一线的黄巾军,魏越计划的远程奔袭是指穿透赵国防线,以骑军超强的机动性破坏赵国防线后的黄巾军部属,尽可能的降低卢植正面战线上的压力。

        否则黄巾军一股股的涌向战场,耗尽官军锐气,拖疲官军后以庞大的人海冲击阵线,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很难守得住。

        二十三日时,魏越抵达河内郡汲县扎营时,他就开始琢磨词句写出一封请战公文,等待卢植率领的中军到达。在卢植中军到来前,他意想不到的人却出现在面前。

        阳曲县吏吕布先受刺史董卓征辟,等他去治所报到时,刺史已经换成丁原。刺史部属自由委任,吕布这类董卓征辟的人,丁原没有义务接待,一般都是遣散回原籍。而丁原不一样,真正的穷人发家只能靠变异,丁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以武勇出众受到郡县赏识,以吏的身份登上舞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