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红包 (1 / 4)
另一处屋舍中,卢慎斜倚着墙壁,揉着自己眉心静静听着。
他面前陆骏跪坐,双手在怀中托着一碗茶,语气平静:“议郎曹操不愿蔡师门下手足相残,昨日与蔡讽之蔡瑁一同拜谒梁鹄。梁鹄前脚返家,曹、蔡二人后脚就至。未曾想梁氏门墙颇高,非曹操、蔡瑁所能攀附。故而,扬祖所创的‘正草’价值几何,曹操、蔡瑁、元叹以及余,皆是不知。”
魏越提出并付诸行动的学术概念是领先的,可能不能经受住时间的冲刷却是一件难以断定的事情。如蔡邕的正字,被京中士人称作‘如蒙神人所授’,第一是夸这字已经脱俗,第二就是这种书法进步是大跨步、超越常理的。
魏越五六年的学习经历比起来,蔡邕一辈积累下的文学素养,宛如天地之差。故而,曹操提议要先找梁鹄判断魏越所创的新书法价值,这一观念也影响到陆骏……万一魏越所创的书法无法经受时光冲刷,几年后一文不值,无人问津呢?
一听陆骏如此,卢慎右手抬起打了个响指,语气不快:“季才兄言下之意,是怀疑扬祖才情?”
陆骏不语,卢慎当他默认,一骨碌翻身坐正,抬头眯眼看陆骏:“我父与蔡师相熟,所谓的‘正草’我父已寻到其中韵味。可季才兄是否知道,扬祖还有第二种书法?”
陆骏动容,双眸微缩:“略有所知,却知之不深。”
卢慎扭身从靠墙几案上翻出一页纸递给陆骏:“这是我父昨夜所书‘正草’,季才兄可能发现此字不足之处?”
陆骏双手接住,细细审视,看着渐渐皱眉:“可在形意之间?”
卢慎不答话,陆骏看着意境奔放、张扬的草书,缓缓道:“重意而轻形,寻常人急切间难以学会。”
卢慎这才点头:“或许今后几十年、百年之后‘正字草书’能书写奏章,与‘章草’类似。而眼前,正草还无法与章草并肩,这个问题我父能察觉,季才兄也能察觉,那为何魏扬祖不能察觉?故而,魏扬祖第二种书法便出来了。适才与扬祖畅谈古今文字,他将这种书法称之为‘行楷’,称呼蔡师正字为‘楷书’,即天下文字楷模之意。”
着卢慎扭腰侧身,又在几案上抽出一张纸页递给陆骏,自己低头笑着不去看陆骏:“哼,顾元叹该庆幸,他的是楷草,而非行楷。”
语气中浓浓的不屑,章草之所以重要、流行,就是兼具书写效率以及字韵美感;而草书拥有更高的书写效率以及意境,甚至一个字的笔画能体现出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可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在楷书都没有完全流行于天下时,基于楷书的草书根本没多少人能准确、迅速的辨识出来!
这种情况,魏越的第二种书法行楷,就能顶上这个空白时期;而卢慎更觉得草书无法作为奏章所用的官定字体,因为草书形制过于自由,用草书写公文、奏章,往往会产生故意曲解这类荒唐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