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戏子与格格 (1 / 3)
公元一七一六年,农历丙申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五年。
盛夏时分,火球一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整个京城都充斥着一股焦灼的气息,正午时分街面上的温度能直接将鸡蛋烤熟,大户人家早早从冰窖里凿了冰,放在屋里纳凉,雅致的人家,会在冰里放上各种时鲜花草,女婢在一旁扇着风,凉丝丝的风带着花香袭来,那真是夏日里的一大享受。
穷人家自然没这般好享受,但纷纷躲去了阴凉地,不在日头底下晒着,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只有一队马车在飞快地赶着路,车轮卷起的尘土,迷得人睁不开眼睛。
赶车的车夫是个年轻的哥,穿着粗布短打,浓眉大眼,五官倒不难看,黝黑的皮肤,头上带着遮阳的草帽,汗流浃背赶着路,身后马车的帘被撩起来,一个男人伸出头来,对那赶车的汉露齿一笑:“冯哥,不用这么急,这么大的日头,这样赶路,人和马都受不了。”
话的男人长了一张十分好看的面皮,细白的脸上,一对桃花眼,挺鼻薄唇,明明是端正好看的脸,笑起来却十分痞气。
“不、不、不赶能行吗?这、这、这可是贝勒府的差事,迟、迟、迟了,惹恼了贵、贵、贵人,我们戏、戏、戏、班,就、就、就别想在京城里混、混、混、了。”冯哥话不太利索,脾气倒是个急得,着连挥了几下马鞭,马儿吃疼,撒开四蹄飞快往前奔,好面皮的男人因为惯性,猛朝后倒,幸好及时抓住了车门,才没摔出个好歹来。
其实不怪冯哥着急,穆家戏班在这京城里落脚十年,传了三代,近几年才算混出点名气,大户人家争着请他们过府唱戏,现任的班主穆良轩是第一代班主的孙,从就唱戏,现在是戏班的招牌,整个戏班都靠他支撑着,满京城私下里爱慕他的太太姐数不胜数,他也似乎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一副端正面皮,痞心性,明明游走花丛的人,却又似片花不沾身,撩得太太姐们欲罢不能,一个一个比着打赏。
赏钱多了,这个由孤儿寡母流浪汉组成的戏班的日才算好过一些,穆班主更是比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公哥过得都滋润。
但戏毕竟是下九流,想要在扔块砖头就能砸死几个贵人的京城里过安稳日,还是不得不谨慎微一些。
多罗贝勒府的望梅格格,去年在赏花会上看过一次穆班主的戏,就时常请了戏班过府演戏,明里暗里透漏过想要买下戏班,包下他,专门养在贝勒府上为她一个人唱戏的心思。
一个格格想买个戏班,不过就是街边买颗白菜一般容易的事,左右不过是个玩物,在这偌大的京城本真不算什么稀奇事,可偏这穆班主性烈得很,任凭望梅格格纠缠了一年多,都不同意。
这一回,大中午的叫了穆班主一个人过去给她唱戏,打得什么主意,谁都知道,就算是知道,穆良轩也不怕她,但班里的其他人确是怕得很,惹恼了贵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冯哥才这么着急。
车里的好面皮男人就是人称穆班主的穆良轩,他正了正身形,在马车里坐稳,露齿笑了笑,开始数落冯哥:“混不下去了,大家就跟我回山西老家去,我在那边还有田,有个祖屋,够吃够住的,岂不比在这京城里受气要强?”
“拉、拉、拉倒吧。漏风的祖屋,山、山、山脚的旱田,马、马、马、都养不活,咱、咱、咱戏班三十多口人呢,都啃、啃、啃草不成?再、再、再,格、格、格格能放你走?好好混、混、混过这趟差事,才、才、才是正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