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妹生意去常州 业务成交再转手 (1 / 2)
一九九○年三月六日,这天晚上的7点钟,我匆匆赶上了火车。想不到这一趟的辛苦,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一路上,坐了近20个时的火车。在次日的下午,才到达了江苏的省会南京。然后,准备在这里转车,去目的地常州市。
这是我所坐的,时间最久的一次火车。也是在我的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次,出了本省的范围。在南京这一个城市,我的弟弟曾在这里,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我先在南京火车站,请这里的拍摄人员,照了一张留影。留下了家里的地址,让他们给寄回来。由于转车的时间所限,只在火车站附近,吃了点东西,再玩了玩。然后,又上了火车,来到了常州市。出得车站的通道口时,见妹夫已接到弟弟的电话,在这儿来接我了。
我们坐上了公交车,有好几站的路程,来到魏瑞莲厂长的家里。妹夫把我带来的那张,银行货款的汇票,交给了魏厂长。这一晚,受到了魏老的热情接待。
这是一栋老房,有三层楼,古色古香。在里面,有不少古董和古家具,更增加了几分古式色彩。在这样一栋房里,好像生活在古代。我对这里的古物,好好地进行了欣赏。特别是一张台桌,上面雕了许多的图案,据有一两千年的历史。
魏老已年近70岁,像一位老先生。他早年闯荡江湖,是个饱经风霜的名人。开办的梨膏糖厂,设在了丹阳。我在南昌时,曾听王萍厂长,生产为民牌梨膏糖的肖为民,是她同一师承的晚辈。而在这里听魏老,王萍则又是他的晚辈了。
“我家中的这些古董,可都是家传的真品。政府有关部门,曾多次来人上门,欲出高价收藏,我也没有舍得出让。”魏老告诉我们。
在魏老的家里,晚饭招待的很丰盛。我们还喝了一些酒,席间,见到了魏老的女儿和儿。他的女儿要大一些,刚结婚不久,在街上开了一家绸布店。
这个时候,弟弟从南昌市,打来了长途电话,是从他办公室打来的。我过去去接了,与他了几句话。告诉他,现在已经安全到达常州,现正在魏厂长家里吃饭。。
饭后,我和妹夫出来,去常州街上走了走。这是一个建设得很新的城市,各方面都较为发达。这里沿街的建筑,式样相当的美观、新颖和奇特。我很少能看到,有相同样式的高楼大厦。
我们还就近去了一个公园,在那里玩了玩。看到有一个在中年人,在此锻炼武术套路。我们与他在一起,好好聊了聊,作了一定的交流。我们两人本身,就是武术的爱好者,与那人聊得很为投机。
回到魏老家里以后,我们看了看电视。还听了魏老讲以前,闯荡江湖的历史。然后,我们被安排在了,二楼的一间房住。这是其女儿结婚的新房,让给了我们暂住。
三月八日一早,我们同魏老的家人一起,来到了常州火车站。我们买好了去南京的火车票,准备在那里,转水运送去湖北武穴。妹夫在南昌时,已与湖北武穴的药店,谈好了业务。有二十件“瑞莲”梨膏糖,需要随行。由魏老的家人,先办理托运到南京。
另外,魏老还发了几箱梨膏糖,给我们到南昌去代销。他的儿,还跟我们在火车站,拍了几张照片,作为常州一行的留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