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寄小雪信归宿 农贸中心作关注 (1 / 3)
**八月七日,中午到了万老师那儿,得知省教科所的那位女孩,因为年龄上的原因,没有什么进展。这让我心里,增加了痛苦。
在前一段时间,我到了业大同学欧阳明家。从他那里得知,蒲确实是找了男朋友,为班上阮凤兰的哥哥,准备在今年的国庆节结婚。这样也好,让我对她的心,给彻底放开了。是啊,人家的年龄也不了,为什么一定要等自己呢?再,人家也没有这样的义务。
这一天的晚上,我在家里,翻到了去年十月,写给雪的那一封信。那个时候,雪正在准备参加,市里的招干统一考试。我不好去她家里,对其复习造成干扰,便写了一封信,以作为鼓励。之后,我又考虑再三,为不影响她的考干,忍受着相思之苦,还是没有发出去。因此,我把这封写好了的信,一直放在抽屉里。
现在,已经过了近十个月。我看到这一封,尚未发出去的信,无限感慨。我想,还是让这封原件,去它本应该去的归宿。于是,把这一封信,先抄录到日记本上。再把原件,连同发有《困惑》的报纸,也一起去寄给她。这一篇的底稿,以前也让她看过。那封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雪: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人生难有几回搏,愿你的复习,充分圆满。衷心地预祝你,这次的考试能够成功。以往在班上,你是强者;现在,相信你这次的奋斗,同样是强者。
这些天里,我在学校阅览室里,涉猎了大量中、短篇。《收获》、《十月》、《月报》、《台港》等,爱不释手。其中梁晓声的《雪城》,受益尤甚。晚上在家,看你的《慈禧全传》,以及写些东西。
忘我的,大大地开拓了视野,撞开了灵感的大门。连日的挑灯苦战,写出了一篇初稿,约有3000多字的。自以为比较成功,准备正稿以后投出去。
请代向伯父、伯母问好,静候你的佳音。
再见!
秦岭
1988年10月25日
这一封迟发的信件,已于今天晚上,连同那一张报纸,都寄出去了。尽管这还是去年写的信,到现在才来发,我也由她怎么去想。不管如何,也表达了当时,我对她的一片深情。难道她自己,就不该反思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