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枫家中心犯疑 同学玩笑很生气
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我在厂宣传部的江拖报上,发表了《最高气温为何不在正午?》。这样,我在厂里科普稿件的写作,也已经是有名气了。该科普文章如下:
最高气温为何不在正午?
人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一天之内,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在午后两点到三点。这里所指的时间,均为地方时。然而,正午的阳光最为强烈,那时的气温,一般为什么不能达到最高值?
原来,阳光直接供给大气的热量,并不是很多。底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主要是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面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得到热量,又依据本身的温度,不断地放出长波辐射,而失去热量。就地温的高低而言,也取决于其本身,所储存热量的多少。何况大气在吸收和储存,地面传递来的热量,还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
在一天中的正午以后,太阳的短波辐射,虽然已经在减弱。但是,此时地面所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要多一些。因此,地面储存的热量,此时仍在增多,地温还在升高。到午后一点钟左右,随着太阳的短波辐射,进一步的减弱,地面所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放出的热量。全天最高的气温,就在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底层空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所以,通常在一天内,当地的气温,在午后两点到三点,才能达到最高值。
六月九日,今天在业大上课时,任课老师段鸣皋告诉我们,现在省教育厅已经确定,今年成人高等学校的中文专业,需要抽考的科目,为古代文学。大家得到这个消息,都紧张起来了。
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打了个电话,找市科技市场的枫。这个电话号码,是枫特意给我的那张名片,上面印有的。她已经于去年暑假,在市业大全脱产中文专业毕业。这一次我跟她打电话,主要是想借古代文学,有关个这方面的复习资料。她单位的人告诉我,现在枫不在单位,到省科委办事去了。
六月十一日下午,我直接去了市科技市场,在办公室又没有找到枫。那里的人告诉我,她又到阳明路上的洪都宾馆,办什么事去了。
这一天晚上,我还是去了枫的家里。这一次,我总算是碰到了她。她还是像以往那样热情,听我要抽考古代文学,想借有关复习资料,便找出了这个科目的学习笔记。我注意翻了一下,里面的知识点,均记的很全。
意外的情况是,我发现有个男青年,在枫的家里争吵着什么。这一个人,像是她那个在铁路上做警察的、有一定背景的、原来的男朋友。所谓背景,即传是这人的父亲,当过原省委书记陈昌奉的秘书。谁知道这又是怎么回事?还好,我毕竟没有把指望,全放在枫的身上。这样对于我来,觉得心里反而要踏实一些。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变化莫测。有很多的情况,是自己意料不到的。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活,既不可坐在房间里空想,也不可事事急于显露锋芒。对于我这样的人来,做人是很难很难的。
六月二十六日,我在市业大的本部,考完了当代文学和文学概论。这时的内心,老是会去后悔。有那么几分,本来是不应该丢的。在做完试卷以后,自己又不愿意,再去好好检查一下。
哎,一个男汉大丈夫,不应该为几分去伤脑筋。只是在以后的考试中,自己注意意一点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去逞这个能。
六月二十七日,上午来到业大班上,听同学朱立学,我的当代文学考试成绩,只有69分。由于在期中考试的成绩,没有及格。因此,学期的总评成绩,也会不及格。任教的老师涂维民,这一种情况,到时需要进行补考。我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是吓到了。这怎么可能呢?再,成绩单是要拿到单位上,转下个学期学费的。若上面有不及格的科目,那有多难堪?
这一门课的考试成绩,自以为应该在80分以上。在期中考试时,也不知道是怎样回事,竟会不及格。我都是按照课堂笔记,规规矩矩地答上去的。而且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考前也是抄我的笔记。他们考时的答案,跟我都是一样的。而考后的成绩,怎么会别人及格,我自己反而不及格呢?
除了在试卷上,我的字写得是潦草了些,天知道在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涂老师。后来他在课堂上,也到了这件事。果然是因为我的字,写的太潦草了。他我在答卷上,字写的像天书一样,看都看不清,神仙也认不得。
涂老师有这种看法,我也不好去,恐怕太夸装了。也许自己写的字,没注意这一点,也只是狂书了一些,不可能到那种地步。平时,我在批改作业时,对一些很潦草,又很差劲的字,也会很反感。我这次答卷的字,可能是为赶时间,写的快了些,但并不会是很差。
现在这一次考试,自己是比较注意了的。涂老师又这样的心眼,还是耿耿于怀。他硬要这样做,又何必呢?我很不服气,当正要去找当代文学老师,去理论理论时,朱立学又连忙,是跟我开玩笑的。这个人也真是,这种玩笑怎可乱开的?弄得我在一上午,都没有心事上课,但愿当代文学这次考试,不会有这么一回事。
这天的上午,还有一件事情让我烦心。班上同学黄辉,把准备跟全班同学,复印的古代文学复习试卷等,一起交还给了我。他在省航运物质总站工作,担任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原来也是主动向我提出,帮班上复印资料的。现在他不仅没有复印,还很气呼呼的样,我觉得很是奇怪。
黄辉同学在以前,比我们要高一届,曾休学一年,去了远洋海轮上工作。他也是在去年回来后,插到我们班上来的。后来得知,这一位黄辉同学,是生了我的气。他看到班上不少的同学,都有古代文学复习提纲,以为是我没有帮他印。而他在这个时候,还老老实实地,为班上去复印。真是一些这样乱七八糟的名堂,都怪到我的头上来了,也不清楚。有一些资料,是同学们自行复印的,就连我自己,也不一定有。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