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念塔作散文颂 小华同路情独钟
一九八五年九月三十日,杨赣生老师上写作课时,又让我们在课堂上,用一节课的时间,写了命题作文。这次的题目,是《每当我望见“八一”起义纪念塔的时候》。
作为南昌市人,对广场上的“八一”起义纪念塔,应该是很熟悉的。可是,现在忽然要求我们,把这座纪念塔,作为一篇文章来写,一时还真不容易。这是一座政治意义上的纪念塔,理当以歌颂为主。我经过思索,写出了一篇这样的作文:
每当我望见“八一”起义纪念塔的时候
在南昌市“八一”广场的南端,屹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塔,那就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它象征着革命先辈,为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象征着革命烈士们,英勇的献身精神。每当我望见这座纪念塔的时候,那巨雕上的步枪、白刃、红旗下,冲锋陷阵的勇士,胸中常常会泛起感情的波涛。
对于英雄城的居民来,“八一”这光辉的日,谁能淡忘?这一段灿烂的历史,谁不感到自豪?
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等同志,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率领国民革命军两万余人,迎对着扑面而来的血雨腥风,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创建了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
是他们——英勇的革命前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中,不畏强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英勇行动,表现了无产阶级钢铁般的意志,**人不可战胜的精神,开创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人们怎能忘记,在那十年动乱的日里,祸国殃民的“**”,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竟企图否定“八一”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那些参加过“八一”起义的老同志,也受到了严酷的摧残。
然而,历史是不容颠倒的。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些英雄。随着“**”的垮台,在宏伟的“八一”广场,矗立起了“八一”起义纪念塔。表达了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无比怀念和敬重。也激励着英雄城的人民,为振兴南昌、振兴中华的决心和斗志。
如今,先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具有“八一”起义光荣历史的地方,已经开辟成了秀美的花园城市。广场那绿茵茵的草地、花盘、喷池,那宽敞的大道、高耸的建筑、飞驾的立交天桥,充分显示了这座英雄城市的青春活力,展现了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八一”起义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鼓舞我们向新的征途迈进。
每当我望见“八一”起义纪念塔的时候,缅怀着先辈的光辉业绩,既对革命前辈们,会感到由衷的思念;又会对英雄城的巨大变化,感到豪情满怀。
十月一日国庆节,中学同学周林来到我家。他请我一起去其女朋友罗玲家,搬一些木料,准备打家具。罗家在江西制药厂附近,我们用一辆三轮车,把那些木料,运到了筷巷这边来。
这是周林家新搬的房,他的哥哥周愉,顶替在其母亲单位,在邮政路学当体育老师,已经在这里结婚成家。他的嫂,是南昌罐头啤酒厂的职工,认识我在业大班上的刘菊兰、袁黎蓉同学。
我被留在了周林家里吃饭,罗是个很漂亮的姑娘,谈到为什么喜欢周林,很坦率、也很实在地:“一个是他个高,很魁梧,再一个是他有大学的文凭,将来有前途。”
聊到郭振凡同学,现在生了一个儿。我觉得应该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以前,由于自己在农场,信息不通,雷卫东同学的儿出生,都没有去看。这一次,我们不能失礼。对于我的建议,周林和女朋友罗,都很赞成。下午,我们便买了点东西,去了郭振凡家,恭喜他生了儿,他们一家都很高兴。
十月十一日,来也奇怪,我今天下午,在业大下课回家的路上,竟会有机会,能和班上女同学华同路。她家是住在老福山,每次下课回去,应该是与我相反的方向。可这一次,她是要去医院,看住院生孩的嫂,与我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在一起边走边聊,交流着各自的情况,以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在谈话中,我感到是那么的亲切,觉得有很大的吸引力。她对我的反应,也应该是不错的。我们同的路虽然不长,却在一起恋恋不舍。
在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中,我们具有同感:古代文学老师、学校教务处长蔡愉,讲课生动风趣;现代汉语老师傅却玉,治学严谨;中国通史老师赵国强,是一位上海人,不要看他温文尔雅的样,讲起课来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教哲学原理的那位老师,则不大受同学们的欢迎。上课枯燥无味,有时还会尴尬的讲不下去,也许是学科内容单调的缘故。
记得在市业大报到的那天,班上美女如云。而我初次见到甜甜的华,就那样的有好感。后来,我们在一起学习的相处,也认为算是理想的好姑娘。
不知怎的,这位姑娘对我来,总有一种难以摆脱的魅力。也许是我所见到的姑娘里,算是最美好的一位女性。在平时,我总会偷偷地看上她几眼,但觉得自己不要异想天开。
这是一位复员的绝色女兵,长相、身材都很标致,笑容可掬,年龄比我要六岁,为班上男同学们公认的班花。当然,如果我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姑娘,那自己这一辈,也可算是心满意足的了。
看来,我是爱上这样一位姑娘了。我们走到于都街分叉路口时,热情地邀华有时间来玩,她也很亲热地答应了。我回到家里后,心情总觉得难以平静。甚至在吃饭时,也若有所思。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有这样的缘分。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些,似乎已经倾吐了不少激情。觉得心里,有些安定下来。既然是如此,对于这样一位钟情的好姑娘,在有机会的时候,自己也要有勇气,尽一定的努力去追求。若是实在没有希望的话,也好断了这令人难以煎熬的情思。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