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进调出各所求 三泰倒塌家大修
一九八五年五月中旬,江西省政府的一次商贸会议,在我们良种繁殖场召开。这一次会议,是我省政府的农业部门,与一家香港某公司老板,洽谈供应香港地区的生猪问题。
对方的香港某公司,来的仅是一对夫妻。男的是我们江西人,后来去了香港,继承了财产和公司经营。而我们省里的代表,却有约200人左右,除省里有关农业系统的领导外,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大多为县处级以上干部。
这一天,我也在场机关食堂吃饭。由于学校食堂的伙食,毕竟要差一些。而场部机关食堂,各方面都比较优越。加上在这几天,省里的会议在我场召开,机关食堂的伙食,也会比往常好。我有自行车,来这里也比较方便。
我和几位老师,在这里吃过饭后,在经过老招待所附近时,遇到了省农科院政治处万处长。他这个时候,正和徐菊生副厅长等领导,站在一起着话。这一些人,都是在我场开会的领导。
万处长与我毕竟是老关系,原来我在鲤鱼洲农场时,就是通过了他,调到省蚕茶研究所的。这一次,我们在这里见面,一起好好聊了聊。他早已知道,我调到了省良种场中学教书,较详细地问了问一些情况。我把正在办理调江拖的事情,也告诉了他。
徐副厅长在这时,见我和万处长很熟悉,关系不一般,也插进来:“这个秦,是个很不错的人才,将来一定很有前途。现在他要调走,我们想留也留不住。”
我们正在一起话,见场里的肖国汉场长,骑着自行车,正好过来了。徐副厅长则上前,问他要了自行车,骑了上去,是要到什么地方,去一下就过来。大家要他坐车去,他:“不用了,我骑着车去,更为方便。”
在场办公大楼前的水池旁,已经新盖了一栋大的招待所,档次比较高级。我校涂老师的妻刘,也从弟学校,调到了这里,当了招待所的一名服务员。这里的工作,比起她在学校里打杂,可是要好多了。涂老师跟场里领导的关系,现在也很好。他们夫妇两个,调到场里来了以后,请有关领导都吃了饭。
这一个学期,在我们学校,已经调出和正在调出的老师,却实是不少。如英语老师未春来,调到进贤县某中学;物理老师聂平,调省公安专科学校;语文老师欧阳润华,调省公安中学;历史老师徐凯英,调省粮食干部学校;语文老师漆根顺,调洪都职业大学;政治老师刘洪涛,调江西教育学院附中;语文老师邵明艳,调电力修造厂弟学校;我是调到江西拖拉机厂,在弟中学任教地理。
不过,在这个学期,我校已经进了不少的老师。其中,既有从外地调进来的,也有从本场的职工中,选拔上来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上海人周开元老师;本场调来的,是万柏新老师。
周开元是教语文的,字写得比较好,与我们也很玩得来。我们学校老师的工作证,就是他给统一填写的。我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阿园。多年后,我们在华联外国语学校相见,他已经在手扶拖拉机厂学校,担任了教务主任。对于我在学校以前,给他取外号的事情,记得还很清楚,后来老师们,一直这样称呼。
万柏新是历史老师,当时正在师院读函授,女朋友在莲塘一中教书。他的姐姐万柏金,那时是在学部任职,据后来,担任了中学的校长。据他们家里,跟徐副厅长的关系比较好。万柏新老师家,离场部不远,还带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去他那儿玩过。
有一位语文老师,本在宜春师范学校教书,不知何故,也调到我们学校来了。还有一位在其他农场,担任教师的上海老知青,也在调到我们学校。他还带了不少黄鳝,来给关系人送礼。
五月下旬,我家的住房,由于年久失修,很是破旧,被房管部门定为一类危房。已经下达了重点整修的通知,需要住户把房全部搬空。
这还是因为,在上个月的10号,南昌市三泰商场,发生了一起倒塌的严重事故。这一家商场,地处中山路和胜利路之间,是一栋年代很久的老房,又正是在闹市区。这一起事故,为整层楼板倒塌,据还压死了人。
人们有曾流传这样的俗语:“三泰扯布,新雅吃素,鹤记照相……。”这些老字号的店,各有特点。南昌市的三泰商场,创始于一八九一年。最初名为李祥泰绸布店。该店曾在南昌城,为数一数二的布店。最跑火的时候,开有三家,业务遍及省内几十个县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李祥泰绸布店,与鸿泰百货商场、源泰昌文化用品商店,进行合并,成立了三泰商场。这一家商场,虽然成为了综合性商场,但是,仍以销售纺织品为主。并且,与广益昌、百货大楼齐名。在**时,一度被改为工农兵商场。
三泰商场倒塌这一件事情,引起了市民的震惊和恐慌,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高度重视。因此,市政府各房屋主管部门,在全市展开了检查统计危房,并加以整修的工作。
当我在周末休息,从学校回到家里时,家里房外边的墙体,已经在开始部分的拆除。这个时候,邻居家都已经搬空了。而我的母亲一个老人在家,却一时不知怎样去处理。她又怕在家里,有东西被人给拿掉,竟还守在没有墙壁的房架里过夜。
这还了得?我赶快去联系好同学和朋友,在星期天时,把大部分家具等,搬到了好友贾军家里暂放。贾的家,在中山路百货大楼旁,是一所旧房的二楼,房间很空。平时,只有他一个人,晚上在这里住一住。我还有一部分家具等,放到了邻居的家里,那是妹夫的弟弟家,就在套院的前面不远。
那一天,我是在后院邻居老游家,借了一辆三轮车。中学同学郭振凡和学同学熊辉,都过来帮了忙,总算是完成了这样一件大事。这样,我在市区就没有地方好住了。只得在当天的下午,又回到了省良种场中学。妹妹已经结婚,把母亲安排到她家去住了。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