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材公式有异议 文章稿费未在意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今年的新编高中地理上册教材,对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改。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运用中,我发现有不少的问题,觉得有必要进行论证,便写出了一篇论文,标题为:《对“Η=90°-Φ+δ”公式设计的异议》:
对“Η=90°-Φ+δ”公式设计的异议
在现行高中地理上册,其中的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已由原教材(1982年版)的“Η=90°-Φ(±δ)”,修改为:“Η=90°-Φ+δ”。这个计算公式,在编者的修改明上,解释为是便于学生的记忆。然而,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该计算公式,不仅不易为学生所掌握,而且很容易混淆学生的天文概念。因此,对于这个公式,有必要提出来,与地理教师一起进行探讨。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所用的太阳高度计算公式:Η=90°-Φ+δ。看起来,是要比原公式简单,容易记忆。可是,对于“δ”来,前面只用一个“+”号,实际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虽然对于“δ”,在计算的用法上,已经作了明,即当地在冬半年时,“δ”为负值;在当地为夏半年时,“δ”为正值。但是这种明,很易使人忽视,甚至混淆太阳赤纬本身的符号。
因为,从天文学所规定的角度来看,太阳赤纬(即“δ”),在北半球是为正的,在南半球是为负的。如果用比较牵强的观点来看,那么这个公式,似乎应该看成:Η=90°-Φ+(±δ)。这样,对于Η=90°-Φ+δ,其中的“δ”在使用时,既要考虑到当地“δ”所在的季节,而决定它的正负;又要考虑到“δ”,在天文年历上,所查出来的正负号。
所以,实际上这个公式中的“δ”,在使用时,要一次考虑上述两个问题,反而不易为学生所掌握。甚至还不如将公式,写成Η=90°-Φ(±δ),更能为学生容易理解和运用。可是,相对于原教材而言,仍较麻烦,而在括号前面的“+”号,又显得是多余的。
从另一个方面的情况来看,Η=90°-Φ+δ这个公式,很适合运用于计算当地“Φ”,在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其中包括,在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有可能大于90°的情况。此时,所用的公式为:Η=180°-(90°-Φ+δ)。这只要查当时的“δ”,在天文年历上的纬度数,及其正负符号。
反过来,如果在南半球,也有“二分二至”的话,Η=90°-Φ+δ公式,也适用于南半球,各纬度太阳高度的计算。只是太阳赤纬“δ”的符号,就要反过来。即在南半球为正,北半球为负了。然而,这样仍然容易混淆天文概念,也不利于地理和天文学科的深入学习。何况在学术界,对南半球有无“二分二至”,也有较大的争论,至今还无确切的定论。
根据以上分析,是否能作一个这样的设想,把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改写成:Η=90°-Φ±δ,“δ”前面的“+”“-”,取决于当地所在哪个半球。其中,当地“Φ”在北半球,“δ”前用“+”号;在南半球时,“δ”前用“-”号。而“δ”本身的正负,仍取决于当时,在天文年历上的正负号,
为了明情况,我曾用上述公式,在高中文科毕业班,进行了一些尝试。结果是,很容易明问题,也并不影响太阳赤纬“δ”,本身的正负。讲解起来,条理清楚;学生记忆起来,简单方便;在运用时,灵活自如。因此,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以利于教材和教学的改进。
回到南昌时,我把这一篇文章,给了市教研室地理中心组,请郭老师看。郭老师看了以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建议我把这个材料,寄给国家**地理教材编写组,以供他们研究参考。据在当时,**教材编写组的有关老师,有的还是刚落实政策不久,重新回到岗位上来的,可能不大熟悉新编教材的内容。
根据郭可让老师的建议,我把该篇论文,寄给了国家**地理教材编写组,由负责人陈尔寿亲收。但文章寄出去以后,一直没有给我本人的回音。
在后来,郭老师把我的这篇论文,选到南昌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在首届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并且,由市教委教研室,推荐到省教委教研室,发表在《地理教学参考》上。再由省教研室,报给了国家**。
通过这样,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问题,才得到了国家地理教材编写组,有关人员的重视。在以后的高中地理教材,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删改和修订。不过,在修订明上,只是感谢江西人员提出的意见,没有提到我的名字。
十二月一日,我在省蚕茶研究所写的,那篇《谈谈我国的茶叶》科普稿,也在省科委的《江西科技报》上,得到了发表。不久,我在学校的办公室里,收到了由省蚕茶研究所,转来的那张报纸及函件。在转来我场时,有的人不大清楚,还又转到了红旗大队。然后,再又转到学校里来的。
省蚕茶研究所的党办主任、李毅老师的父亲李哲民,在来到我场开会时,跟我学校打来了电话。他跟我到,那一篇文章发表的事情。
“秦,你写的那篇文章,怎么把我儿的名字,也当作者登上去了嘛?”李主任对这件事情,有些好奇地问。
“哦,那是在写完稿的时候,正好李毅到我寝室来玩。我们在当时,也只是开开玩笑,就这样随便地,把他的名字加上去了。”我把这种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那篇文章的稿费,已经去领了4元钱。你看现在,怎么处理?”李主任征求我的意见。
“李领了就可以了,不用再拿过来了。”我这样表示,觉得与他儿的关系那么好,不需要那么认真。
“好,我知道了。”李主任听我这样,也就没有当一回事了。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