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课将补回难再变 小丽情意两相怜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在学校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天的时间。在与校方之间关系上,我为了暂时避免的激化,对学校财务室工资表上,欲扣工资的情况,在这几天未再去理会。目前应该注意的,是先将局势稳定一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与校方再发生冲突。
理科教研组长,数学老师李福林,对我的事情,还是蛮关心的。他告诉我:“在本月的十二日,即上周星期五的晚上,所部的雷**,来到了学校,去找过了校长万光武。”
现在具体的情况,我还不大清楚。这要等到今天下午,工资发下来了,才会知道。我现在不必去关心这些事情,目前先要做的事情,是按照自己已经确定的方式,到一定的时候,看情况再。
明天是星期二,学校在这天下午,照例要开教职工大会。到那个时候,也许会有一个较大的风波。当然,对于我自身来,也尽量会去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话,那就对不起了。兴许到那个时候,我又会给他们,来一个迎头痛击。我真正到了这一步,就非怪不给他们留情面了。我可要出一出最后一口气,这可是在多年来,对校方的一股怨气啊。
此时,我已经把什么样的后果,都已经置之度外了。否则的话,我在当初,就不会跟他们去较量。当然,话也得回来,到时候,应该慎重对待的,我也会尽可能地注意一些。
今天下午,校财务室将工资发下来了。学校所做得出的,仍然是按照两天的“旷工”,扣除了我四天的工资。这一种结果,也是自己早已经预料到了的,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了两个策略,以对付谢玉成和万光武,这种卑鄙无耻的挑衅。这两个方面是:
1.现在我还不要太激动,急着去找所部的雷**。如果是在路上碰到了他,那倒是要问问清楚的,这一点不能含糊。
2.等我在这几天,把高二文科班的地理课,全部补完了以后,再去找一找雷**。因为在明天下午,学校还有一个教职工大会。原来雷**不是,要我作一下自我批评吗?如果学校要我谈一谈,那可就对不起了,正好可以捅他们一下。也有可能他们觉得心虚,不敢让我来谈。那样也好,省得发生一场冲突。但在明天过去之后,我是一定要把这个局势,给挽回来的。
我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不妥之处,但是从全局考虑,还是这样去做吧。我已经初步确定,在星期三的晚上,去找雷**面谈。现在已经补完了九节课,准备今天下午,还要再补上两节课。
十一月十六日,上午我在操场上,与几个青年教师,打了很久的排球。来也真是可笑,在玩排球的时候,校长万光武看见了,也参与了进来,跟我们玩了一会。他毕竟是个名牌大学生出身,也还有那么两下。
中午,我在所部食堂吃饭时,碰到了雷**。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是跟他打了个招呼,没能到什么话。在这个时候,我要跟他讲的话,一时也讲不清。
下午,我上了四节高二文科班的课。其中有两节课,是课表上安排的;还有两节课,是补以前的课。预计到明天,我就可以把全部的缺课,一起补完掉。
在下午课外活动时,开了教职工的大会。因为在这个时候,我还在高二文科班,进行补课,就没有去参加。这样,他们所开的这个会议,也就与我无关了。
据其他老师告诉我,在星期四的下午,学校的教职工,还会有一次集中。我准备在明天下午,到所部去吃饭时,找一下雷**。把去进修,以及补回工资的事情,请他给落实一下。
今天中午,我在所部食堂吃饭时,遇到了丝绸厂的丽。丽很热情地叫我,到她那儿去坐一坐。她还又帮我和桂老师,把今晚和明晚的电影票,全都买好了。丽姑娘对我这样的好,让我很有些过意不去。起来,这一位上海女知青,命也真苦。我们这些被下放的知青,现在被弄到这种地步,大家的确也是同病相怜,在命运上有一种共同感。
我和桂老师,在吃完饭以后,又来到了丽的寝室。房间里面住有两位姑娘,另一位也是丝绸厂的,名叫黎兰,人比較朴实,待我们也很客气。
这一位黎姑娘,长得很白、很端正,而且胸部发育特别丰满,有些像唐朝的仕女。在我们所里的男心目中,是比较吸引眼球的对象。据她在现在,已经找了厅里的男朋友。我们所的丝绸车间,美女也是真多,各具特色。这些人大多有一定的来头,一般的人,是不容易进得去的。
丽的床前,挂着一幅书法。这是我写的行书字,被她到学校时要过来的。这是已经装裱好了的对联,上面写的是两行字:“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
对于我的书法技法,丽很是欣赏,常会去模仿。她向我请教这两句对,所包含的含义,还有原作者是谁。
在字面上,我先详细地作了解释:“竹雨,为雨点滴在竹叶上,并发出啪啪的响声;松风,即风吹过松树,松枝晃动,其音瑟瑟;梧月,梧叶般的明月,善解人意;茶烟,即茶叶散发出清香气息;琴韵,弹琴发出的悠扬婉转韵律;书声,即书生在朗读的声音。”
我并且还告诉丽:“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这一副对,是明末清初的李瑞清所作,这是一位著名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作品流传很广,原作十分珍贵。而且,还有一副对,为“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则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也有一定的渊源。现在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著名书法家赵仆初,也很喜欢这个对,写有这样两句行书。
我对名句来源的讲解,丽听得很是认真,显得非常感兴趣,越发高兴。她对这样一副书法对,更加喜欢和珍惜。我也在直觉上,体会到了丽的一种深情。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