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弟脱钩受打击 开学回校新气息
一九八一年八月上旬,我从庐山旅游回来,得知弟弟今年高考的录取,出现了麻烦。他的高考的成绩,在南昌二中名列前茅。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来此挂钩录取的名校,却在这时未守信用,没有按照口头协议,履行诺言,予以录取。
当时,**是由一位教务主任,来南昌负责招生的。他通过南昌二中的校长和班主任,找到我的弟弟,以及好几位优秀学生,要求填报该所大学。并且表示,保证一定录取,还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
这样一件事情,弟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跟我也讲了具体情况。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的一所名牌大学。在上海的各大学中,这所大学排名第一。我见弟弟得那样肯定,还有校长和班主任参与,便同意了他填写这一志愿。由于双方以及校方,已经挂钩讲好,便作为了惟一的志愿,没有填报其他的大学。
之后,又有清华、北大的招生老师,来找二中的优秀学生游。结果,有的学生产生了动摇,改报了志愿,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我弟弟是班上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又是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干部,很听校长和班主任的话。他人也老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去改变录取的志愿。
这一次,我省的高校录取工作,在九江市进行。可是,在招生的录取工作中,那位**的教导主任,见南昌二中那几个挂钩的同学,有的已经改变了志愿,并被其他的名校录取了。他见此情况,很是恼火。在重点大学录取段完毕后,竟在一气之下,把二中其他几个挂钩的学生,全都丢下了档案,毫不负责任地回了上海。
南昌二中在得到消息后,要挽救已经来不及了。这几位学生,不但重点大学录取不了,而且他们在填报志愿时,由于没有填报其他的大学,现在就连普通的大学,也无法录取。我弟弟知道以后,受打击很大,在家中痛哭。
平时,弟弟读书非常刻苦。古有悬梁刺股之,而弟弟读书,自有他的绝招。在冬季,有时困了,就用冷水洗脚,然后接着继续。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有一次,他在读书时,竟把台灯放到了被上。结果人还是睡着了,台灯倒了,把被烧着了。还是邻居闻到烟味,发现情况不对,及时扑灭了烧着的火苗。
弟弟读书,不仅自己用功,还乐意助人。在家中,经常有同学来问题目。他总是来着不辞,细心解答,得到同学们及其家长的好评。
弟弟也请我到二中,参加过班级举行的家长会。我在教室里,看到弟弟的考试成绩,在全班、甚至在全年级,获得了第一名。有一些家长,指着我弟弟的名字这样:“这个学生好厉害,在班上的成绩,总是第一名。据这人有特异功能,还是一个乡下人。”
我听到这些议论,既感到沾沾自喜,又觉得好笑。我为有这样好的弟弟,引以为自豪。我们全家也对他的前途,寄予了美好的希望。我母亲就这样,生了这么多的女,十粒豆,总有一粒是要发的。
现在的高考录取,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何让弟弟不受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马上带着弟弟,来到南昌二中,找学校领导论理。其他类似的学生和家长,表现得更为冲动。他们甚至在校长家里,砸了东西。
学校的副校长、英语任课教师张桂涛,以及一位姓徐的女教导主任,此时焦头烂额,很为着急。他们打了电话,找上海交通大学理,但为时已晚。上海交通大学的领导,只是给学校赔礼道歉了事。而这几位学生的录取,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补救。
后来,南昌二中的那位女教导主任,亲自赶去了九江,帮补填了其他大学的志愿。这样一来,我的弟弟高考虽然是高分,但到最后,只是录取了南京的一所大学。
不管怎么,弟弟考上了大学,对于我们家来,是一件大喜事。在整个街道,也是分外的风光。我们全家都很尽力,作了经济上的支持。哥哥的一位同事,名叫顾也武,平时对我的弟弟,就十分看好。在这一次,也送来了棉被等。他还在一本日记本上,给弟弟写了几句勉励的话。
在弟弟去南京上大学之前,我跟他在南昌二中的校门前,以及八一公园等地点,拍了照留念。在他去上大学时,由于东西比较多,我叫了同学吴斌,开了吉普车来,送到了火车站。我这位同学,原在部队当兵,现在复员回来,在一个单位机关,当了一名车司机。他的弟弟,跟我的弟弟,也是学、初中阶段的同学。
八月底,我回到弟学校上班,准备新学期的开学。这时在学校得知,我的优秀学生占水发,也考上了大学。他的地理成绩,考到了80多分。这位学生,后来在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南昌教育学院,当上了一名大学的教师。
现在我的寝室里,进来了一位教师,名字叫桂文斌。他是在崇仁师范毕业,现已分在学部教语文,家在南昌的洪都钢厂,为抚州地区人,一口的家乡话。桂老师虽然在学部任教,但是很不安心,希望能调到中学部来。他对写作很感兴趣,写了几篇,拿给了我看。我注意看了看,觉得还是不错的,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欣老师还告诉我“在这一段时间,你不在学校,游双英和她的妹妹游双清,来学校找过你好几次。学校的老师都猜想,可能是她们家里,有这样的意思,想把她们中的一个,许配给你。”
我觉得这些人也是,游书记的女儿,与我只是师生间的关系。我虽然对她比较喜欢,但我们在年纪上,相差也有六、七岁。这怎么可能?
回到学校以后,我补领了这几个月的工资。总务处的原会计成为勤,现在已经调走了,来了一个当地的会计,名叫李华汉。在上个学期,我去南昌住院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恐慌。据学校有的老师,也去南昌的大医院,作了相应的检查。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