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称赞论文好 发给各校作参考(一)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里称赞论文好 发给各校作参考(一) (1 / 2)
        一九八一年四月下旬,根据市中心组牛祥迎老师的要求,我立即写了一个报告,叫来我的学生熊淑琴,交给她的父亲熊进喜签字,把《关于四季和昼夜的系统分析》,请所部行政办公室打字员,用打字机打出来。该学生的父亲,是所部行政办公室主任。

        熊淑琴这位学生,真是不错,在当天的中午,就跟我办好了。她在所部食堂,笑嘻嘻地,给了正在吃饭的我。我拿着熊主任的签字,到所部机关打字室,由打字员李冰帮我打好。李冰也是南昌知青,她对我非常热情。然后,我再把打好的蜡纸,拿回到学校,自己去油印和装订。由于工作量比较大,我还叫了学生游细强等,到寝室来帮忙。

        几天后,市地理中心教研组,在南昌六中,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中心组负责人牛祥迎老师,对着全市参加活动的老师,特别表扬了我。他这篇教研学术论文,写得非常好,并将已印好的《关于四季和昼夜的系统分析》,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位地理教师。该论文的全文为:

        关于四季和昼夜的系统分析

        “四季和昼夜”知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部分,是研究地球天文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概念很强。可是,在目前尚未看到一份,有关于“四季和昼夜”系统分析的资料。特别是对于地理教学来,执教者在实践中,往往会感到一种资料上的欠缺,有不少的关系不易理顺。针对这一状况,作者试对“四季和昼夜”的天文现象,进行全面的理论探讨和系统分析。为教师在讲述有关内容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教材分析上,提供一份较系统的参考资料。

        一、昼夜、白夜和四季的形成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2006年改为八大行星),位置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在日心天球上,地球在绕轴自转的同时,又环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太阳日,即24时;公转的周期为一回归年,平均历年,等于365、2422日。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更替;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表面的光热,主要是太阳给的。其对着太阳的一面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为黑夜。由于太阳有16′的视半径,加上在大气的折光作用下,地球的昼半球,总是大于夜半球。阳光还因大气的散射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昼夜分界处,并不十分明显,呈现出半明半暗的朦胧状态。在这里,由暗逐渐转明的为晨光,由明逐渐转暗的为黄昏。所以,两者加起来,就叫晨昏线。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其受光面、背光面以及晨昏线,也在不停地移动。地球的受光面,不断地由白昼,进入黄昏转向黑夜;地球的背光面,也在不断地由黑夜,经过晨光到白昼。因此,在地球的表面,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的天文现象。

        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环绕太阳运动的。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扩大)斜交成66º34′的夹角。无论地球的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任何一点,地轴倾斜的方向,大致保持不变。就目前的一个阶段来,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一年内,太阳光的直射点,就不可能在赤道上停留,有时会移到北半球,有时会移到南半球。南、北纬23º26′,分别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随着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纬度不同,南北极圈以内,相继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在极昼地区的边缘,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头天的昏影尚未结束,第二天的晨光就已经来临,通宵达旦,都处于这种半明半暗的朦胧状态。这现象,就是学术上所称的“白夜”。

        同样的道理,随着地球在轨道上,公转的位置不同,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纬度不同,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到的太阳光热,变化于全球所得的30%-70%之间。各地接受太阳的光热情况,因时而异。这样,就给地球上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二、“二分二至”与四季和昼夜

        首先要明确的是,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引起全球性热能之差,不能成为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因为其全年的差值,仅约为7%,。只有从半球性因素上,讨论天文上的季节,才富有实际的意义。因此,从半球性的季节来看,南北半球,就不会同时出现一样的季节。两半球的季节,刚好是相反的。当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当北半球为春季时,南半球为秋季,反之则相反。

        对于北半球来,“二分二至”(即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分别为春、夏、秋、冬各季的标志。按照我国的传统历法,则为四个季节中,各个季节的中点。在“二分二至”时,地球表面接受太阳的光热,在南北半球尤为突出。如在我国古代,就把夏至称为日长至,把冬至称为日短至;把春分和秋分,都称为日夜分。因此,要弄清四季和昼夜及两者的关系,还必须从“二分二至”时,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热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是太阳黄经90ºº、太阳赤纬+23ºº26′,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的北回归线上。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接受光热多,为夏季;而南半球的情况相反,为冬季。

        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地球在轨道上,为太阳黄经270ºº、太阳赤纬-23ºº26′,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这时,北半球夜长昼短,日照时间短,接受光热少,为冬季;而南半球的情况相反,为夏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