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关系难理清 室友圆圆有背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欣关系难理清 室友圆圆有背景
        一九八〇年元月,我与欣老师之间,经过了一段时间情感的升温。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我对欣出现的一些情况,产生了一种隔阂。主要原因,是所里的一个车司机,经常会到学校里来找她,而且关系较为密切。

        这一位司机姓朱,在这里且叫他为松。他是在欣分来学校之前,由省红壤研究所调来的。松的父亲,是省红壤研究所的第一把手,曾经担任过省公安厅的厅长。

        松的年纪不大,其貌不扬,而且身材精瘦,文化水平有比较低,根本就配不上欣。但是,他却很有家庭背景,是一个高干弟,与欣的关系也不一般。欣就读大学,属于工农兵学员,原来是由省红壤研究所,推荐去上去的。她在分配到我们学校以后,松经常会到学校来找。每逢到星期六下午,松都会用所部那辆罗马吉普,开到学校送欣回南昌去。

        以前,我与松也认识,主要是在所里食堂,吃饭时熟悉的,关系也比较好。后来,由于他经常来学校找欣,并知道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了异样。同时,我对欣与松之间的相处,心里也不是很舒服。虽然欣一再跟我明,她在红壤研究所的时候,是跟松姐姐的关系好。而且,松比她的年纪很多,不大可能会是那种关系。这一点,我也将信将疑。

        在这段时间,学校还分来了一位大学生,名字很像女的,叫作胡圆圆。他在郑州大学外语系毕业,也是工农兵学员。我们住在了一间房,也是一位很有来头的人物。他的父亲是一位军队首长,为抚州地区军分区的司令员。他的母亲,也是一位领导干部,为抚州地区物资局的局长。

        胡老师的个不高,身材和他的名字一样,圆圆滚滚的。他跟我很合得来,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也到过我家里好几次,特别喜欢吃我母亲烧的鱼。

        有的时候,我不在南昌,胡也带着一位女朋友,来过我家里住。这一点,让我的妹妹有些反感。他的那位女朋友,是在读大学以前认识的,现在是在某地质部门工作。据,胡的家里,对他们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赞成。

        胡圆圆的父亲,以前在宜春地区,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胡读完高中以后,也下放在该地区的一个农村。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在农忙季节时,部队也常会派一些战士,支援那里的农业生产劳动。

        胡老师在与我们聊天时,讲到在大学毕业实习,是让接待一个美国的旅游团。实际上来,就是去当这些人的导游和翻译。在开始时,他们还以为,是一些比较高层次的人物。后来发现,这些人竟都是干清洁工的,不仅工资高,每年还有一定的长假,去出国旅游。我们听到这样的事情,都觉得很为新奇。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吗?可是,怎么连他们的清洁工,都有这么好的待遇?

        学校放寒假的那天下午,外面正在下着大雪。我和欣、高、涂国拄、董玲华等老师,冒着鹅毛大雪,来到了梁家渡火车站,准备上火车回南昌去。不久,我们见到马路上,所里的那辆罗马吉普过来了。车里除了司机松外,没有其他的人。不用,他是为了来送欣老师回南昌的。

        松果然把欣叫上了车,然后,其他老师也跟着上去了。开始时,鉴于与松之间的隔阂,我并没有准备去上车。可是,现在大家都上去了,而且已经把位置挤满。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孤零零的我一个人,留在了车外,感到十分的狼狈。如果我不上去的话,情况更为难堪。

        既然情况是这样,我可也就管不了这许多,也随后挤上了车,车走不了也得走。现在大家都在车上了,谁也不愿再下来。最后松无奈,只好在超载的情况下,把车还是开到了南昌。

        欣的家的住址,在青云谱江西铸煅厂宿舍。车在这里停了下来,不会再送这些老师。这一点,我们也都理解。下车以后,我们再乘公交车回了家。当然,欣没有下车,松把她送到家里去了。

        春节的一个下午,学校老师胡圆圆和高爱珍,一同来到了我家拜年。高老师到我家来,则还是第一次。这样一个年轻女同事的来临,因为家里环境的简陋,不由让我感到有些尴尬。

        我们三人在一起坐了坐,高老师提出,想到孙宪老师家去玩玩。孙老师原在我们学校教美术,上了大学以后,在去年的放寒假之前,还来过了学校一次。据,高在以前,与孙老师的关系不一般,应该是很好的。可是,去年他们在一起,好像有些不愉快。虽然如此,她在这一次,还是难得地提出前去拜访。这样,我们也欣然同意。

        孙宪老师的家里,离我家不远,在南昌六中(现为一中)与永叔路之间。高对这里很熟悉,明以前去过。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很容易地找到了孙老师的家。

        我们来到孙宪老师家里,他今天正好在家。孙老师见我们来了,自然很是高兴。他拿出了不少的美术作品,给我们欣赏。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些山水类的国画。孙老师的画确实是好,经过了两年景德镇陶瓷美术学院的学习,作为知名国画家胡献雅的学生,技法和意境更是大有长进。

        孙老师还告诉我们:“去年的暑假,我在黄山写生,迷恋忘返,把路费都用完了。幸好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著名画家黄胄。他看了我画的画,大为赞赏,并予以指导。当他知道我已无钱回家,还送给了50元钱当路费。我回到家里以后,便赶紧把钱,寄还了给他。”

        晚上,我留胡圆圆在家吃了饭。然后,我们又去了涂老师家里。涂家在下沙窝的老房里,家里条件也比较差。他在读书以前,下放在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省农科院良种场。毕业以后,是作为工农兵学员,回到农业厅系统,分到我们所弟学校来的。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