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生回来去田里 高考落选未泄气
一九七八年七月下旬,我和曾校长回到学校以后,即去参加了支援插秧的劳动。我们劳动的地方,主要是靠近畜牧大队那边的农田。有时候,我们在晚上,还要到场部,去随拖拉机运稻谷。在那个时候,就连所部机关的领导干部,也要参加支援双抢的劳动。我就看见兰**打着赤膊,站在运谷的拖拉机拖斗上,去参加运谷。
对于割稻、插秧来,我在鲤鱼洲农场,已经是熟手。干起活来,自然得心应手。现在这样的劳动,也没有什么包工任务,比起在九团连队来,毕竟还是比较轻松的。
在此期间,我将这次与曾校长,到南昌搞招生工作的路费,以及伙食补贴,去财务上作了报销。然后,我把曾校长的那份,给送去了。曾校长这时有点不好意思,是在南昌用餐的钱,是我出的,应该给我。可我哪里会那样做,仍然给了他。这也不是拍他的马屁,既然是在我家,适当给予招待,也算是人之常情。公为公,私为私,这一点还是要分清的。
支援“双枪”的劳动,进行了约一个多星期。结束以后,我便回到了南昌市,休息暑假。这个时候,我估计高考改卷的分数,应该是已经出来了。
我来到了南昌三中教师办公楼,去市高招办登记查高考分数。办理查分手续的地方,设在原三中的会议室里。我用准考证,办理好了手续。出来时,看到市教研室有一个通知,请去庐山写生的美术老师,到楼上的市美术中心教研组,找一位叫刘迪玺的老师报到。
教研室组织了美术老师,去庐山进行写生,对于我来,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何况自己,还没有上过庐山。于是,我便上楼去,找到了这位刘老师。向他提出,也想参加这一次的外出,开展美术写生活动。
刘迪玺老师在市教研室,是分管美术和生物教研的负责人。他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告诉我:“现在这些老师的名额,已经确定了,通知也发出去了。何况这一次上山开展活动,所参与的美术老师,都是经过了挑选的。因为上山去的老师,都布置有创作任务的。”
经过刘老师这样一讲,我倒有些不服气,与他争了几句。自己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也具备这个创作能力。到当时三中的同学,像已经很出名的杨金星、王勇等,我直言不讳地:“那几个同学,在三中时低我们一届。那个时候,由于我和刘元敏同学,经过学校选拔,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基础。他们素描的基本功,都是跟我们在一起学的。”
后来,虽然我再三坚持,还是不行。这样,我又去找了黄友贤老师。他是我在三中读书时的美术老师,虽然在我们这一届,没有开美术课,但是对于我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黄老师听了这件事情,很是热情,马上把我带到刘老师那里去。他介绍我的情况:“秦原来在我们三中读书时,就是学校优秀的宣传干部,美术的功底很好,完全具备美术的创作能力。”
“我不是不让他去,这一次实在是不行。现在市教研室已经确定了人数,不好再作安排。刚才我已经答应了他,等下次类似的活动,一定会让他去参加。”刘老师这样解释,也提到了我刚才的话,有些出言不逊。
听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并考试了美术专业。黄老师和刘老师主动提出,可以直接去帮我,去查一查高考的成绩。他们让我留下了姓名和考区考号,并当时我在报考美术专业时,就应该早早跟他们联系,打好招呼。刘老师在高考招生工作中,就是负责南昌地区高考,美术专业评分的,有很大的主观挑选余地。现在已经晚了,这一项工作,都已经结束了。
杨金星在这一年参加高考,录取在江西师范学院美术系。据他的文科成绩,考得并不怎样,但他的美术成绩突出。加上他的美术创作,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名气,得到刘迪玺等老师的关注和好评,作为破格录取。
如今的杨金星,已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江西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次日,我再去了南昌三中,在门口的办公大楼里,遇到了朱德明老师。他是三中的团委书记、政工组长。以前我在学校时,就分管我们的宣传工作。我们的关系很好,这次见到我时,非常热情,还告诉我:“市教育局的刘迪玺老师,今天还特地来找了我,问你原来在三中读书时的情况。我跟他如实地讲了,你的画画水平,是很不错的。原来我们三中的宣传工作,像黑板报等刊物,在全市的中学评比当中,总是拿第一的。”
朱老师在赞扬我的同时,也肯定了他自己工作的出色。我告诉了朱老师原因,为什么刘老师会找他。我再跟他聊了一会后,便上楼去找刘老师,询问高考查分的情况。
刘老师见我来了,告诉了帮查到的高考成绩。我文科高考的总分,离录取分数线仅差3分;美术专业的考试成绩,也没有上线。
这一次满怀希望的高考,我又被落选了,心情是很痛苦的。但是,自己并未因此而泄气。我现在的年龄,今年还只有22岁,仍然可以继续下功夫,准备明年再考。
当天的晚上,我又来到南昌三中,去找了一下黄友贤老师。我把刘老师帮查分的情况,告诉了他。并对上次刘老师所的事情,作了一些解释。黄老师不以为然地:“你跟他的这些话,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原来在三中的情况,确实就是如此。”
在黄老师住的那间房里,墙上贴了一些国画的组画,是他新近创作的连环画。所用的笔法,兼工带写,相当于丁世弼的技法,很有水平。这些在宣纸上作的水墨画,贴在了石灰墙壁上。黄老师见我有些不解,便告诉我:“进行这样的处理,上面的石灰,可以使宣纸的画面,增加清晰度,效果会更好。”
这一段时间,我那几个高考的兄弟同学,也没有得到录取通知书。最后,大家都被落选了。他们也都表示,准备明年继续再考。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