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不顺心 知青小姜成知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生活不顺心 知青小姜成知音
        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一日,我在浪口的工作和生活,不知不觉地,又过了几天。现在我对于这里的处境,越来越是感冒,觉得很不理想。到这里来的一些日,我也不知道,是怎样度过来的。对于调到这样一个地方来,自己越想越是很后悔。就像有的知青所的那样,是从猪窝里跑到狗窝里来,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我想到以后的前途,又觉得还是呆呆再看吧。目前的这一种困境,也许只是暂时的艰难。

        当然,省农科院的那位万处长,在我这次调动的事情上,还是尽了力的。人家把我从鲤鱼洲调出来,也为自己的人生,确实是开好了一条路。然而,在当前这样的状况之下,自己又应该怎样去走呢?这样一个问题,也不是很简单的,可以一下就解决得了的。

        新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队里在今天已经宣布,这次过年,要放一个星期的假。具体的时间,是准备从15号下午开始,到23号中午结束。在这一次的春节假期,我觉得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我把放假的这一段时间,好好地估算了一下。为了不至于虚度,准备在春节期间,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初步作了如下的安排:

        在本月17号的晚上,为大年三十除夕夜。我们那些结拜的同学兄弟,是一定要和往年一样,在一起通宵过一夜的。新年初一的上午,在打完通宵回来以后,要好好地在家里休息,以恢复精力。新年初二的上午,我要骑自行车到莲塘,跟省农科院的万处长,去拜个年。在这一次,我要跟他好好地谈一谈。原来是调到所部机关,搞宣传工作的。可是,怎么调过来以后,却把我分到了下面生产队去。这种结果,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我要好好地摸一摸底,否则的话,心里觉得很不踏实。到初三的那一天,我准备和兄弟同学们一起,去一些同学的家里拜年。初四也和初三那天一样,但是,这天要争取去学校,跟老师们拜一拜年。初五的这天,去邀一下刘元敏同学,到南昌二中去,跟蔡强老师拜个年。在市中学美术训练班时,蔡老师为我们美术的学习进步,付出了不少的精力。这一天,若还有时间的话,再去罗文华家里一趟。他是市知青办宣传组的工作人员,以前通过邻居警察老罗,跟我学习过武术。这一次去拜访他,也为以后需要得到帮助时,放一放线。在初六的这一天上午,作为机动时间,以到时候看情况而定,作为辅助安排。

        因此,在春节的这一段时间里,对于外界的各种干扰,我也要尽可能地排除掉。我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时间,来做别的事情了。看来,这个假期的时间,安排得还是较为紧张的。

        二月十二日,在我们生产队里,有一位叫姜桂玲的女知青。她的个相对比较高,是先我几天,调到这里来的。姜为69届毕业的初中生,比我要大好几岁,算得上是一位老知青了。她的家在南昌市的青云谱,离市区比较远。那里有个省有色冶金建设公司,是其父亲所在的单位。原来,她以前在下放时,是下在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地点在余江县内,也为省农业局的下属单位,原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团。她在那个农场,还被选拔到了弟学校,担任了学的语文老师。

        姜调到蚕茶研究所后,也和我一样,被分到了蚕桑大队浪口专业队。像她这样一个文化人,现在却和我们一样,在生产队里干着重体力活。也许因为以前她是当老师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平时在队里,显得比较清高,一般不大愿意什么话。就是和南昌的女知青在一起,她也不大怎样的搭理,认为这一些人,都比较低俗。至于那些当地的农村人,她就更看不上眼了。包括对待那位队长曾菊德,表现得也很轻蔑。在刚来到队里时,曾队长出于一种狭隘的心理,也常常会找人家的麻烦,甚至企图制服人家。后来,尝到了这位南昌女知青的厉害,也只有让她几分了。当然,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其他人也会有所看法,自然而然地,也不会去搭理姜。

        可奇怪的是,姜这样一位女知青,在很多的事情上,却和我比较合得来。或许是来到这里,我们之间有同样的感触,有不少共同的语言。我们在一起的谈话,很为融洽,成为了难得的知音。她对我是这么贴心,我也把她当作姐姐一样看待。

        通过一段时间与姜的接触,得知了她的一些情况。她调到这里来,是通过其姐夫中学的同学、省农业局计财处副处长龙厚兴,帮忙办过来的。她的姐夫所读的大学,是江西医学院,现在从事的职业,是南昌某大医院的医疗工作。龙副处长读的大学,是江西农学院,现在从事的职业,是省农业局机关处室的领导工作。姜现在调到这个地方来,是准备在此暂时过渡,另有所打算的。

        我的背景情况,算不了什么,基本上没有很多的透露。有一些情况,只能让姜自己去猜测。这样一来,使得她还如此认为,我调到这里来,是省农业局计财处聂处长的关系。其他的一些情况,我也向她作了介绍。自己为南昌三中74届高中毕业,去年下放在鲤鱼洲,为南昌五星垦殖场,原为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九团。喜欢写作,具有美术和书画的特长,善于做宣传刊物方面的工作。自己在中学读书时,就在学校里面,担任校红代会的宣传干部。

        今天中午,生产队的核算员朱,给我们发了工资。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领工资。这一次,还补发了上个月的。这两个月的工资,一起加起来,应该是36元钱。扣去了自己所借的15元,以及在工作调动时,由九团预发的旅差费3元。实际工资,只有18元。再扣去打40斤米所用的钱,以及定额购买两斤花生的钱。最后,所到手的工资部分,只有10元6角1分了。

        现在看来,我报销调动差旅费的事情,还是比较成问题的。因为,其中有的车票,现在还没有着落。我从鲤鱼洲到南昌的那段路,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便车。这要等我回到家里以后,再想想办法。再则,办理户口手续的来回路费,自己还要争取给报上。我这样做,应该也是正常的。这次的工作调动,去办理了这么些手续,本来就需要用这么多的路费。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