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叹自己命不顺 勉强到岗暂安顿 (1 / 2)
一九七七年元月二十日,这些天来,由于对新单位工作的安排,自己很不满意,没有急于到省蚕茶研究所,去正式上班。这样,我呆在家里闷着,又过了一个多星期。直到现在,自己才又不得不考虑,还是只得去那样一个地方。以后的事情,也只有到以后再作考虑了。
今天上午,我从南昌带着行李,乘上火车,来到了梁家渡。在省蚕茶研究所办公室里,那位姓刘的主任又不在,听是到南昌市开会去了。
我在这里,遇到另一位从九团来的知青。他是上海人,名叫杨振标,原是在六营二十六连。在这个时候,他也正带着行李,来所部机关报到。有一位叫黄龙德的副所长,在财务室对面的会议室,和他在一起着话。
原来,这一位杨振标,是通过黄副所长的关系,从鲤鱼洲农场调来的。黄副所长在这时,见我也是由九团来的,他问我:“你在所里面,是通过谁的关系来的?”
“是兰主任。”我实话实地告诉了他,本当这是不可随便出来的。
黄副所长比较健谈,又问了我的一些其他情况。他叫来了蚕桑大队的副主任,名叫刘接后,帮我安置到浪口生产队去。这一个地方,就是在所部与火车站之间,我所经过的那个破旧村落。
一路上,刘副主任很是热情,执意帮我扛着带来的木箱。虽然这个箱不大,也不算,扛起来还是有些累的,这让我有些过意不去。他对我问长问短,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情况。
在这个叫浪口的地方,有所里的两个下属单位,一个是农业大队,一个是蚕桑大队浪口专业队。我住在靠村西边,一栋土砖平房,房间里有两张床。一张是个叫邓毛毛的,另一张是个叫甄志明的。
他们这两个人,都是下放知青。甄志明正在办理调出手续,不在这里住。这样,我就先暂时用他的床铺。邓毛毛是南昌知青,在生产队里,担任了民兵副排长。这几天,他在所里的业余宣传队,排练节目,是乐队里拉二胡的。他对我是非常的热情,跟我介绍了这里许多的情况,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我在生产队长曾菊德家里,吃了一顿便饭。这位生产队长,老婆也在队里工作。家里有孩四个,生活条件自然不会好。因此,他家吃的伙食很差。在桌上放的菜,只有一个大盆,里面尽是些没什么油的黑腌菜。虽然是很难吃,但现在饿了,也得多少吃点下去。
看来,这里的生活处境,是十分艰苦的。这倒没有什么,出乎意料之外的却是:平时的伙食,是要自己到食堂里去蒸饭,还要去所部粮站买好米,……。现在面临的具体困难,还有很多:如蒸饭没有准备饭盒,还差热水瓶、米缸、雨衣、套鞋等等。一些实用的物品。
我不得不这样考虑,是不是在明天,再回家去一趟呢?然而,自己现在刚刚安顿下来,又要跑回去家里去,觉得也有些不大好。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我来,还是比较棘手的。
晚上,我将甄志明的空床,当成了书桌。用带来的白纸、铅笔和三角尺,照着一本写美术字的书,练习空心宋体美术字。我相信,自己的这些特长,总会有用上的时候。
这一天,我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