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茶所即蚕桑场 新处并非己想象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蚕茶所即蚕桑场 新处并非己想象 (1 / 2)
        一九七七年元月六日,我从鲤鱼洲的南昌五星垦殖场,把调动的手续办出来以后,由于得知调进的新单位,并不是在莲塘的省农业科学院,这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多少有一些影响。

        我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决定在今天,还是去新单位一趟。主要目的,是到省农科院蚕茶研究所,先去报一个到。想到那里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分配自己做什么工作。再,我去报到的时间,如果拖得太晚了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这一个月的发工资。

        上午8点来钟,我怀着不很情愿的心理,来到了火车站。当排队到了售票窗口时,我先向那位年轻的女售票员,作了询问:“请问一下,买到省蚕茶研究所的车票,是要坐哪一个车次,到哪一个车站下?”

        “省蚕茶研究所?是不是新棋周的那个蚕桑场?”女售票员也不清楚,疑惑地反问。

        “我只知道这个单位的名称,是省农科院蚕桑茶叶研究所。自己还没有去过那个地方,现在是去那里报到的。”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向她加以解释。

        “那就应该是南昌蚕桑场了,是在梁家渡那个地方。”售票员经过分析,作出了这个判断。

        “那一个地方,是不是在向塘那边?”我更加犯糊涂了,心想,怎么会有两个蚕桑场?但记得万处长交待时,曾提到过梁家渡那个地方。

        “是的,不过在今天上午,已经没有那一趟火车了。你如果现在要去的话,只能坐其他的车次。这一个车次,是到宜春方向的,可以到向塘地西站下。”她告诉我。

        “那向塘西站,距离梁家渡那个地方,有没有好多的路?能不能从向塘西站,步行过去?大概要走多少的时间?”我一连串地向她发问。

        “可以,大约有十多里的路程,估计要走一个多时。”售票员帮我估算了一下时间。

        我考虑了一下,反正在今天的打算,只是先去那里报个到。现在自己身上,也没有带什么东西,走起来也方便。于是,我买了到向塘西站的车票,上了这一趟的火车。大约坐了近一个时,过了向塘火车站,来到了向塘西的一个站。

        下了火车以后,我判断了一下应该走的方向。然后向东,穿过一个村,沿着另一条往东偏南,分叉的铁路,一步一步地前去。这样,我一边问一边走,紧沿着长长的铁轨,又用了一个多时,终于来到了梁家渡火车站。

        原来梁家渡火车站,只是一个很的站点。在铁路的以南,就是江西省蚕茶研究所了。在这里,尽是一些红壤丘陵地。在走过一片稻田和蔬菜地时,看到公路旁边,有一个村。

        这一个村,很是陈旧、破烂。只是在南边,有一两栋新砖房。后来知道,这里叫浪口,那些新房是养蚕的房。过了这里以后,便看到前面的公路两侧,有一排排、形成一圈圈的低矮树林;在树林枝干的顶部,好似一个个伸出的拳头,上面长有许多直直的光枝条。我想,这一些树林,可能就是那种供养蚕的桑树吧。

        我沿着这一条石公路,一边走一边看,觉得很是新鲜。大约走了30分钟的路程,找到了所部机关。这是一栋办公楼,只有简单的两层,办公室也不多。在办公楼前,有一颗较大的雪松。从这里再往南下去,有一条很直的大路,与下面的公路相连接。

        进了办公楼以后,按照省农科院万处长的吩咐,我向一楼左侧的办公室人员,提出要找一位叫老兰的领导。

        “老兰?那就是我们的兰主任。他正在西边不远的白浪水库,参加挑大堤的劳动。”他们很热情地告诉我。

        出了这一栋办公楼,我问到了不远处的白浪水库。来到这里时,看见到处插的是红旗,约有上千人,在挖泥土挑大堤。我再经过询问,找到了那一位,年近50来岁,个不大,身体偏瘦,正在和大家一起,参加挑堤劳动的兰主任。

        我向这一位兰主任,介绍了一下自己,明了来意。是省农科院的万处长交待,叫我找他来报到的。兰主任听以后,表示知道这一回事。他在一旁拿起了衣服,带着我一起,又来到了所部办公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