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科所遇朱祥清 知青大会看游行
一九七五年的秋天,姐姐与市城建局的的那位职工,搞工作对调的事情,并没有成功。不过,她已经通过其他的关系,从下放的修水县三都茶厂,调到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了,地点在南昌县莲塘的横岗。
金秋十月,姐姐带我到她的单位来玩。她住在所部招待所的二楼,一个人一间房。她房间的正对面,住着一位和我差不多大女知青,据是前市长张云桥樵的女儿。
姐姐原在修水县三都茶厂,就是一个制茶能手。现在她到省农科所后,便是主要做精制茶叶的工作。她去上班的时候,我即出来到外面去,走走玩玩。在所部办公楼附近,遇到了三中革委会副主任朱祥清。这时,他正带领着学生,在此进行学农劳动。
在这里遇到朱副主任,格外亲热。我热情地邀了他,到姐姐的宿舍去坐坐。我尊敬的朱副主任,一贯对我很欣赏,这一次见到也很高兴。我带他进了招待所房间后,泡上了一杯毛尖热茶。
朱副主任对我现在的情况,进行了问候。我告诉,目前所要下去的地方,还在等哥哥单位的通知。他告诉我,南昌三中的73届高中毕业生,有不少的都分配到了这儿。
谈到我们在学校,所发生的打马建那件事情。朱副主任还告诉我:“当时这件事情,在我们学校确实震动很大,连市教育局也十分重视。学校的几次开会,工宣队都欲进行处理。但是,校方意见不得统一。对于这样一件事情,最后还是无从下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
我在姐姐这里,住了好几天。在所办公大楼和招待所之间,有一片较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高大、古老,十分宜人。我每天在晚上和早上,都会在林里进行武术锻炼。这个时候,我的武术功夫,应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在华拳和长拳上,是我最为擅长的强项。里面的旋风腿、摆莲、跌扑、侧空翻等高难动作,都掌握得很好。
在这里有两个年轻人,注意到我所练的武术功夫,十分羡慕。一个是所部机关食堂的崔,是当地人;还有一位,是所里的南昌知青,外号叫烂头。他们竟向我套起了近乎,提出跟我学一学拳术。后来,他们做了我一段时间的徒弟。当然,这两人在单位上,对我的姐姐也很照顾。
南昌三中73届的白华同学,也下放在了省农科所。我们家也算是邻居,在曙光学校时也在一起。我看到她带了妹妹白萍,到这里来玩。我们虽然认识,但在这时遇到后,相互并没有讲话。
跟我在一起学武术的邓龙水,也下放在这里。我找到了他所住的地方,还去了他劳动的果林里。他在这里,主要是种植水果,如蜜桔、梨、桃等品种。
有一天上午,我在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附近,好好游览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还弯到了公路的花盘处。在这一带,分布有所部的弟中学、幼儿园、以及所属集体性质的办公楼。我对这里的印象很好,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长长的游记。在该文中,我发出了深深地感叹:如果自己这次下放的地点,能够到这样一个地方的话,那可就好了。在下放若干年以后,经过一番曲折,我果然调到了这里。在该单位的弟中学,教了两年的书。
十一月九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的十万军民,在南昌市八一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欢送知青上山下乡,奔赴广阔天地的大会。这时的市革委会主任,是李广仁。大会结束以后,又举行了万人大游行。许许多多的知青们,站在一辆辆的大卡车上。由市区中心的八一广场出发,一路敲锣打鼓、爆竹声声地,环绕了八一大道、阳明路、胜利路、中山路一大圈。
我当时不知是为什么,并没有去参加这次隆重的大会,也没有去上车参加知青们的游行。而是怀着复杂的心情,站在了胜利路边围观的人群里。我注意看到一辆游行的车上,有些懵懂的妹妹,站在车厢的前端,心里有一种不出的感觉。
哥哥的单位,早就给家里送来了喜报。在两块玻璃匾中,分别用行草字,写着我和妹妹的名字。省建工局知青办的人员,一再安慰我们:“你们下去两年之后,我们一定会给调回来的。”
隔壁邻居徐珊,今年已经高中毕业,公社知青办的人员,三天两天来做工作。他们也表示,在两年之内,会从下面调上来的。但是,她饱经世故的妈妈,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死活不肯。
我曾在公园里,进行锻炼武术时,遇到已去过鲤鱼洲的一位同学,现在已经顶替退休的父亲,调上来了。这是一位南昌三中的同学,同我在一个年级,名叫鸭。他当时在高二(6)班,我则在高二(5)班。他在和我的交谈中,得知将要下放到鲤鱼洲农场,告诉我:“鲤鱼洲那个地方,真的是去不得。在那里,有多苦,就有多苦,你千万别去。”
我倒是不怕,具有美术和写作的特长,到时候总能够派上用场。心里所担心的,却是比我两岁的妹妹。她的身体不好,那样强的体力劳动,怕会吃不消。
在家里,我了同学的那些话,再三地跟妹妹做工作,劝她留下来。母亲年纪大了,家里还有在读学的弟弟,需要有人照顾,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哥哥也,单位根据我们家的情况,可以考虑两个里面留一个。可是,妹妹的心早就飞出去了,就是不肯。她这样,我们家的生活这么困难,哥哥也应该结婚了。再,在家没有工作,心里也很烦。
就这样,我们这两个兄妹,为尽早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只有两个都下去了。单位的领导,见我们家这么积极,还将哥哥作为了典型,来进行表彰,并且推荐他上“721工人大学”,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学员。
在前不久,哥哥下班时,在彭家桥救起一名落水儿童。这件事,在单位上立了功,被授予了嘉奖。加上工作积极肯干,哥哥也成为了一位响当当的红人。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