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礼堂毕业典 班级合影作留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邮政礼堂毕业典 班级合影作留念
        一九七四年七月十六日,我们在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中毕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学校给我们高中毕业生,发下了最后一个学期的成绩报告单。我的政治为75分,语文为90分,代数为70分,立体几何为80分,物理为60分,化学为94分,外语为84分。

        这个学期的学生鉴定,班主任涂老师给我的评语,写得很为简单,仅为这样简单的几句话:

        能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团结同学,学习较认真,劳动积极,遵守纪律。上课有时讲话。

        上面评语的钢笔字迹,我可以看出,是由班上学习委员陈勤,抄写在上面的。鉴定下面的签章,是班主任涂老师的名字。

        各科目的考试成绩,除了语文成绩,其他成绩是怎样考试得来的,现在我也记不清了。语文的考试成绩,是按照鲁老师的布置,所完成的一篇记叙文,来进行评定打分的。我写的那篇作文,就是这一次在江西造船厂,关于参加学工劳动的生活记叙。自我感觉也写得确实很满意、很成功的,获得了全班的最高分90分。这样的一个分数,在学生作文方面,语文老师一般都不会给。估计鲁老师对我的评分,算是破了一个戒。让在我毕业的最后一篇作文,也是第一次,获得了这样的高分。可惜的是,该篇作文交上去以后,没有留下底稿。

        我们南昌市第三中学,一九七四届高中毕业的典礼,是在市**大礼堂举行的。这个地点,就在我们学校的附近。学校给我们强调,要求全体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这次都要来参加这个典礼。

        那一天的下午,我是带着母亲前来参加的。在进入毕业典礼的会场时,班主任涂老师正在门口搞接待。她见到我们来了,亲亲热热地挽着我母亲的手,领进了会场。她还向我和母亲,问长问短的,显得没有一点隔阂。

        这次学校毕业典礼的主要内容,除了有关我们毕业的事项,欢送我们的文艺演出等,无非是动员全体同学,积极上山下乡,走**指引的“五·七”道路。

        七月十九日,我们来到了学校教室,领取了南昌三中高中**书。在高中**书的上面,有一条醒目的**语录:“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班主任涂老师临时通知,在明天上午,全班同学进行毕业留念的合影。地点是在中山路东方红照相馆(现在已改名为“鹤记”照相馆),请通知到了的同学,大家相互转告。

        七月二十日上午,我们来到东方红照相馆,准备进行班级师生的毕业照。这家照相馆,在南昌市最为有名,历史悠久。由于我们这些结义的兄弟同学,来得时间比较早,在照相馆内的后花园,游玩了一会。花园的面积比较大,园内有山玲珑,桥流水,花草、树木茂盛,景色各异,是一个很好的室外摄影区。

        最后,总共只有20几个男女同学,以及班主任、任教数学的涂老师,副班主任、化学老师余在璜,副班主任、物理老师戴福才。我们这张班级毕业照,拍摄的背景,即是该照相馆的后花园里。

        我们这些结拜了兄弟的同学,除沈福棣同学已经转学,尚在上高县他的父亲那里,其他的七个兄弟,加上谢云荣同学,均在其中。这一次的毕业留影,有一半的同学没有理想到位。其主要原因,是这时的学生已经松散,有不少的同学,尚没有被通知到;还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系紧张的同学,也没有来,如马建,以及还有几个干部弟。

        三位正副班主任老师,坐在了前排的中间。那个时候,班主任涂老师已经怀孕。她可能觉得有些羞涩,交叉的双手,压扯着衬衣,尽量往前盖住腹部。

        前来参加留影的同学为:我和龚国兴、徐步健、刘伟民、郭振凡、任五毛、雷卫东、周林、章新华、谢云荣、罗咏梅、王淑良、陶爽、傅英武、黄丽娟、李媛、涂西宁、张宝梅、黄爱华、熊华、陈勤、熊晓芳、彭德明等。

        按照东方红照相馆的常规,给我们开出的取相证,要到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够拿到洗出的照片。我那个名叫毛头的邻居,即那位徐家老三徐方策。他下放到赛湖农场后,现已经调到南昌市京剧团乐队。这一次,他听了我们的情况,主动告诉我,与该照相馆的人员很熟悉,可以帮我们把照片,给提前取出来。可是,当我把取相证拿来,交给他以后,过了好几天的时间,并没有很快给取出来。

        后来,倒是班上的女同学涂西宁,人家没有用取相证,却在照相馆,给提前取出来了,也许是她更有办法。这一张班级毕业照的底片,现在仍在我的保存之中。

        在我们高中毕业以后,听在这个班上,总算是发展了一批新团员。当然,我们这些义结金兰的兄弟同学,均没有在其中。可见涂老师在这一点上,对我们这些同学的做法,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当然这种结果的出现,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我们这些兄弟同学,没有能够在南昌三中,得以加入共青团组织,对以后的政治前途,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的体会应该是最深。即使是如此,在当时的情况来,也毕竟是出了一口恶气。至今,我们对于那时的所作所为,大家并不会去感到后悔。

        这一年学校的放暑假,对于我们这一届高中生来,决定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在南昌三中读书的日,到此已经完全结束了。而我们在这个学校,所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这最后的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也太多太多了。

        高中毕业以后,我们与马建之间的事情,并没有到此而结束。马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仍不知天高地厚,不甘心在学校的深刻教训,带着一伙社会上的流氓,企图报仇雪恨。一场场血腥的殴斗,在社会上凶猛地展开。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