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好事写作文 未能入团心里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合好事写作文 未能入团心里闷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学校有一位初中同学,拾金不昧,做了一件好事。学校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大力的表彰。语文老师赵明用,在课堂上结合写作的教学,将这件事在全班进行了讲述。之后,他布置了作文,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把这件事写出一篇记叙文来。

        我从对等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自从进入了高一年级学习,由赵明用老师任教语文以来,在作文和钢笔正楷字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样,我越加坚定了立志文学的决心。

        根据赵老师的布置,我写的该篇记叙文如下:

        一个皮包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在一天中午,晴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在温暖的阳光下,高大厂房的烟囱,吐着团团白烟,升向了蓝天。

        有一个少年,背着书包,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了上学的路上。他那乌亮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方方的脸庞透着红润,不时露出幸福的微笑。他就是万云飞,是南昌三中初二(16)班的同学,红卫兵战士。

        万云飞走着走着,在一个乳品厂附近,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的皮包。他上前拾了起来,见是鼓鼓的,里面应该有不少的东西。这一定是有人不心丢失的,想到**的伟大教导,“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在眼前,顿时出现了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辉形象。于是,他马上向过往的行人高喊:“是谁丢了皮包?!是谁丢了皮包?!”

        街上茫茫的行人,并无人前来认领。万云飞又接连叫了好几遍,仍然没有人反应。他心急了,打开一看,内有两张提货单,是20吨煤炭和5千斤面粉。除此之外,还有**、粮票、菜饭票等。正当他十分焦急的时刻,有个路人走了过来,声地:“既然没有人来领,你就自己拿回去算了,再这又不是偷来的。”

        万云飞听到这样,立即察觉到,这是坏人的腐蚀。他厉声地回答:“呸!我才不会那样做呢。你是想利用这个皮包,来腐蚀我们学生,是万万办不到的。”

        那个人一看,自知不妙,赶紧灰溜溜地走掉了。万云飞则仍然在原地,等待着失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只好先返回,把皮包放到家里,然后,又跑步来到了学校上课。

        在教室里,万云飞紧拧着两道浓黑的眉毛,咬着厚实的下嘴唇,手不时地撑着下巴。那样,活象一只被困的狮,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想,这20吨煤炭、5千斤面粉,分别是工厂所急需的燃料和原料。如果找不到失主,这些燃料和原料,不能及时运进厂里,工厂的生产就要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定要尽快地找到失主。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时间,万云飞出了教室,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跑到了家里。这个时候,他的爸爸也下班回来了,正在家里准备吃饭。

        万云飞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拿出了那个皮包。他的父亲感到情况很紧急,接过钱包,仔细地找到一张医药费的收据,知道了失主的姓名。之后,又由饭菜票上,得知了失主所在的单位。

        有了这些信息,万云飞父亲语重心长地:“你是工人阶级的后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给的。我们要听**的话,今天一定要去找到失主。”着,他们父俩连饭也顾不上吃,出了家门,一起向失主的单位赶去。

        原来,失主的名字是叫万礼生,为南昌市食品二厂的搬运工人。他在这时,正为遗失了皮包而非常着急。厂里知道这件事后,也在到处打电话联系,寻找皮包的下落。

        好在万云飞和他父亲,及时赶到了这家工厂,找到了皮包的失主万礼生。当万师傅接过自己的皮包,感动的热泪盈眶。他紧紧地握着万云飞的手:“你真是**的好孩!”

        为了感谢万云飞同学,表彰其拾金不昧的**风格,失主万礼生写了一张感谢信,送到了我校张贴。万云飞的高尚品德,立即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并在南昌三中的校园里广泛传诵。

        语文老师赵明用对这篇作文的评分,为83分。所写的评语是:

        情节完整,叙述清楚,描写生动。

        我们学校曾组织了几个班级,到中山路的省图书馆,帮助清书、搬书。图书馆最里面的那部分,是一些老房,有不少的书籍。自开展**以来,这个图书馆一直没有开放。房闲着,里面破败不堪,积满了灰尘。

        以后,我一有空,便会去省图书馆看书。特别是一些有关文学的书籍,对那些描写生动的词语和段落,作了不少的笔记。当然,那时所看的书,大都充满着**的政治色彩。因此,我所受到的文学熏陶,也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

        这一段时间,我跟班主任老师的关系,应该还算是可以的。学校的团组织也正在健全,逐步地发展团员。可是,我作为校红代会宣传组成员、年级组支队的宣传委员,不知为何,却还没能够解决团组织问题。班上的肖承荣同学,不仅加入了团组织,还已经是团支部书记了。现在我们班上,虽然还没有什么团员,但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实在的,心里还是比较纳闷的。

        高一(1)班的余克森同学,是我的好朋友。他现在已以红代会干部的身份,担任了年级组团总支干部。这时对我没有能够入团,也觉得很奇怪。他分析认为,主要是班主任老师的问题。我身边一些要好的同学,对此也觉得不大正常,并为我表示不平。不过,我对这个问题,虽然心里不快,但还没有很放到心里去,现在毕竟是在过渡阶段。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