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中选进红代会 部分同学已分配
一九七二年春季开学,我们在南昌市第三中学,已经升到了高一年级学习。那个时候,也没有被称为“高考”的中考,而是大家很自然地升入了高中。我们原来的那个班级,一分为三,分别插入了高一(3)班、(4)班和(5)班。我们较多的一部分同学,分在了高一(5)班。
这一次,我们由原班级一起,来到高一(5)班的初中同学,男生有郭振凡、雷卫东、沈福棣、龚国兴、刘高贵、熊宏明、肖承荣、潘维克、姚楠龄、丁喜元等;女生有毛淑华、涂西宁、万国妹、祁桂花、陈勤、张逸等。
美女老师吕萍,从此没有再教我们的课了。她也没有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大家多有恋恋不舍之感。现在的班主任老师,则是一位教数学的涂老师。她以前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们则是插进来的一部分。
一直对我很器重的指导员陈秋兰,现在为高一年级的年级组长。这时,学校没有再搞连队的军事建制,恢复了正常的学校年级分班。学校的红卫兵**组织,重新进行了组建。我们年级的新红卫兵干部,在陈秋兰老师的主持下,经过全年级各班委的差额选举投票,我被选为年级组支队支队委员,继而又成为校红代会宣传组成员。当然,这些程序的具体操作,与学校和年级组领导的内定,应该是分不开的。
选举结果宣布的当天晚上,我们学校红代会年级组支队委员,在年级组长陈秋兰老师的召集下,于教师办公楼召开了会议,落实了支委们的具体分工。我们年级租的红卫兵支队长,由高一(1)班的张莹同学担任;支队的组织委员,由高一(1)班的余克森同学担任;支队的文娱生活委员,是由(2)班的王珍同学担任;我是在高一(5)班,担任的是支队宣传委员。后来,在这些支队委员当中,组织委员余克森同学,与我相处得最好。
寒假和我一起参加美训班的刘元敏,分在了高一(1)班,班主任为数学老师郭报兴。开学后不久,他就去了南昌市教育学校(即南昌市中等师范学校),就读艺术专业班了。但是,我们仍然经常会在一起,练习和交流绘画技法。
以后,我们又结识了低一届的杨金星、王勇等爱好美术的同学。他们的美术天分都很好,由于没有经过素描基础的专门培训,在技艺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障碍,经常会跟我们在一起练习素描。因此,我们几个人的素描画风格,也大都比较相似。
杨金星同学的美术很有潜力,后来考取了江西师范学院美术系。他大学毕业后,先当老师,后在南昌晚报总编室工作,所创作的画多次获得全国大奖。现在他为江西画院的一位院长,是享受**津贴的美术专家,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的主席。
王勇的绘画功底也不错,考取了江西师院南昌分院美术系。他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南昌市中等师范学校,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他的画作,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们现在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姓涂的女老师,并担任了数学的教学。她教书是教得不错,但处理班级事物的方法,我们难以恭维。一段时间后,班主任与我们同学之间,由于班级风气和用人不当的原因,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在高中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积累的矛盾终于激化爆发,以致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在全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新学期班上的黑板报,由我和“仙家”刘高贵两人,去负责完成的。刘高贵的字写得好,我的画也较为突出。我们两人曾经相约,他写一张最好的字给我,我画一张最好的画给他,以作为纪念。在年级组黑板报的评比中,我们班级获得了第一名。
语文老师赵明用,在我们出黑板报时,停留了很久。他注意看了我画画的过程后,赞不绝口地:“你所画的画真好,我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般人能画出的,是经过了专业训练的。”
开学后不久,我们年级的一些学生,陆续去了中专、技校和工厂等单位学习和工作。在我班和原来初中班的同学里,徐红同学,去了南昌市教育学校读中专;万国妹、李美蓉等同学,去了南昌市园林处工作;熊平平、曾铭华同学,去了江东机床厂工作;周忠娥、周国英、周兰这三位女同学,去了市公交公司技校学习。王新民同学,去了郊区的青山湖水产养殖场工作;被同学们称为“仙家”的刘高贵,则去了贵州的一个三线工厂,参加了工作。
有一位和我同座位的女同学,对我特别的好。她每次上学,来到班上,总要跟我抹好桌。当然,人家对我这样好,我也要对得起人家。我来得早时,也会去帮她抹一抹桌。我的学习成绩相对来,比她要好一些。她不顾当时严格的男女界限,总要向我请教。
有一次的化学课,任课老师余在璜,临时测验化学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的化学价。她可能是没有作好准备,一时写不出来,很为着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则有意地把答题摊开,让她去看。我觉得在这位女孩的眼神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一段时间后,这位女同学也分配出去了,以后再没有见到过。可叹的是,我对这位情有独钟的女同学,毕竟相处的时间不长,交往没有深化,现在连名字记不起来了。
那个时候,我的家里生活也很紧张,也想过出来参加工作,或去读美术中专学校。一方面学校对我比较重视,不愿意放我出去;另一方面,哥哥对我的期望值很高。他这样认为,美术专业只是杂学一类,为雕虫技。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是可以的,但不宜去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希望我读完高中,争取以后去读正规的大学,学习文学写作知识,那样会更有前途。
我觉得哥哥的这些,也有道理。因此,还是继续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准备以后争取考上大学,从事文学写作方面的工作。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