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三中爆炸惨 而今农场闻命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日三中爆炸惨 而今农场闻命案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中旬,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同班的高汉福同学,按照连指导员陈秋兰老师的交代,在二楼中间的办公室,赶出对林彪的大批判专刊。不过,那个时候的批判专栏,还不能直接写林彪的名字,而是用”**一类骗”来代替。

        据这一间有平台的房,在**当中,是“南昌三中井冈山兵团广播站”。就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爆炸事件,有一位当时高三的学生,在此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这一天的上午,整个教学楼的二楼,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此搞刊物。有时有一个人离开一下,另一人对传的爆炸事件,心里不由有些发慌,生怕那位冤死鬼,这个时候来找错人。

        而今我在上查了一下,还真找到了这件事情的有关资料,评论多多。有一个名叫木兰闻笛的三中老校友,有幸听取了一位叫徐放的当事人,讲述这一事件的细节,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而那位叫徐放的老校友,当时正为三中井冈山兵团前卫连的连长。

        那是在一九六七年的夏天,在这个地方发生**爆炸时,不仅一位学生当场死亡,还有一位初二的学生,被弹片伤炸瞎了眼睛。有一位老师戴着的眼镜,也被震掉了。

        当时,有一位叫彭柏林的高三学生,与一位高二的女生恋爱同居。据,该女生还是本市的前副市长、老红军的女儿。那个时候,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严厉禁止的,何况是发展到了同居。三中井冈山兵团前卫连,连夜把他们抓了,押到学校井冈山广播站,进行询问。

        在审讯的过程中,有人当场提出,要在次日将他们游街示众。彭柏林听到后,心里很是恐惧。这时,他偶尔看到一个红卫兵,到其身边的办公桌抽屉,拿一样东西,发现里面放有一颗**。在房间的所有人都想不到,他竟突然扑过去,把那颗**抓了起来,拉开了柄盖里的引线。顿时,一房间的人十分惊恐,不知如何是好。

        井冈山兵团前卫连的连长徐放,在这生死的关头,迅速地跳了过去,对着彭柏林的后背,向前猛力踢了一脚。这重重的一脚,把他踢到了东北方向的一角,倒在了地上。然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在其腹部爆炸,顿时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那位可怜的女生,在彭柏林血肉模糊的尸体上,发了疯似地痛哭。

        徐放也被**炸伤,因为在那千钧一发之时,救了所有在场人的性命,曾作为一位奋不顾身的英雄,在当年的国庆节,上了北京**城楼的观礼台。

        到我们在南昌三中的那个时代,红卫兵组织的性质,与以往造反的群众组织,已经是完全不同了。我们这时的红卫兵,则是由校革委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因为共青团组织还没有恢复,红卫兵组织的性质,就相当于现在的共青团和学生会,主要是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

        这个时候,学校也发了通知,我校的红卫兵组织,需进行整顿清理和重建。原有的红卫兵成员,要重新写出申请,经过批准才能加入。我和高汉福同学,在出完连里的刊物以后,另写了要求加入红卫兵的申请书。在到陈指导员家回复工作时,我们上交了办公室的钥匙,把重新加入红卫兵的申请书,也一并交给了她。

        十二月底,学校安排的校办农场劳动,开始轮到我们班了。这样,我们又去了新建县望城公社的双溪大队。在那里,经过学校师生的建设,已经是我们学校的校办农场了。这一次,是学校联系汽车把我们送过来的。由于天气很寒冷,在下车时,我们看到地上打着霜冻,土壤都已结冰。

        在这个校办农场,据就在前不久,淹死了一个女生,是比我们高一届的。那个女生被分配在厨房干活,一次独自大菜筐,去外面洗菜时,不慎掉入了水塘。当时,那儿四周正没有人在,她在水里又不会游泳。后来被人发现时,只见菜筐翻在塘里,水面上漂满了菜叶。当大家把这位女学生,好不容易打捞上来时,早已经是没有救了。

        我到这个洗菜的地方,也去看了看。池塘的面积不算大,位置较为隐蔽。在这里出了事情,周围也真难以发现。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食堂的菜,仍然是由学生在这里洗。不过,到我们这一批学生劳动以后,可能是因为出了那件事的原因,学校没有再在这里办农场了。

        这次我们来到校办农场,住在了一栋新建的平房里,一间房住有10来个人。晚上,大家窝在一个长台上,下面铺着稻草,再放上垫被和被,就这样睡在了一起。

        房前的不远处,修有一块平整的大空地,那是我们空闲时活动的地方。毛衍秋老师经常在这里,带着我们踢足球。他所教我们踢的“凌空球”,印象十分深刻。即把足球往空中抛出,让它在地上弹起时,横空猛扫一脚。这样的踢球,飞出不是很高,但是非常急促有力,对方不容易挡得住。

        班主任吕老师,现在已经结婚。这次的下乡劳动,把她的爱人也带过来了。据这一位男士,是某文化馆搞摄影的,看过去还算是可以的。这时,他的后颈脖上,贴着一块膏药,是有骨质增生。我们也常会和他一起,打打羽毛球玩。后来,吕老师生有一对可爱的女儿,是双胞胎。

        这一段时间的劳动,我们主要是挖沟、挑土,还到周围的山坡上捡石头,供作建筑材料用。我们校办农场的食堂,规模也比较大,仍在建设之中。记得在那时,大家在劳动以后,饭量也特别大。

        在校办农场的劳动结束后,回南昌来时,没有车来接了。我们打着背包,又是各自分散步行。自此以后,这个校办农场,我们再也没有来过了。在经过一个村时,我们几个同学看到一家商店,还在那里买了花生糖吃。一毛钱10个,即一分钱一个。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