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观塘南血泪仇 爱国教育记心头 (2 / 3)
猛打猛冲又猛追,
我们奋勇不顾身。
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
嘿!
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
多打胜仗立功勋。
……
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下大雨,仍然走了六十多里路,来到了南昌县塘南镇的柘林街,参观这座满载着惨痛历史的令公庙。
根据有关资料,令公庙始建于南宋末年,为纪念唐代名将张巡。这是一座寄托着乡民美好愿望,祈福消灾的庙。就在这里,当年一百多名手无寸铁的农民,被一群日本鬼兵,给残忍地杀害了。
庙的外观较为普通,为青砖黛瓦的两层楼。面朝街道的一个拱门上,有一道红石匾额,上书遒劲雄浑的“令公庙”三个字。日寇当年农历的“七.一八”大屠杀,这里是主要的现场。
在一九四二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这天的深夜,日军从尤口的范家、荷埠的周家两个据点,出动了100多人。他们由汉奸带路,全副武装,牵着恶狗,奔向了塘南地区,进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大扫荡,血洗了柘林街。
农历七月十八日,日本鬼在柘林街上,杀害群众860多人,烧毁房屋723栋。遇难者的鲜血,染红了抚河水。被抢走的财物,不计其数。
这一天的拂晓,日本兵残害了张家山等三处的农民后,又窜到了柘林街的码头口、令公庙等地,实施了残酷的暴行。当时,在令公庙里,住着从罗家、武溪等地来避难的22户难民,共有120多人,被惨遭集体屠杀。
我们穿过拱门,进入了一座豁然开阔的庭院。这里红石铺地,厢房林立。庭院的南面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古戏台。台上绘有精美的壁画,从桃园三结义、关公夜读春秋、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历史上的戏文,定格在这古老的戏台上。
塘南令公庙古戏台的台基,由砖石砌成,台面由木板铺成。两旁设有副台,为乐队的座位;台中有藻井,台顶土瓦铺盖;四角屋脊上,保留了少数石雕动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