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的阶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新的阶级
        王磊的话犹如一声惊雷把曾国藩吓出一身冷汗,他早就看到了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肥沃,是一片未曾开发的处女地。和蒙古、新疆相比不但自然条件更加适合大规模移民,距离京城也不远,移民东北不但能大量解决无地农民问题,更加能巩固东北的国防。可是那里是满族的龙兴之地,自大清入关开始,历代皇帝都严禁关内人口进入东北,为此更是修筑了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柳条边。王磊的这番话怎能不让曾国藩震惊?

        “皇上,东北乃我朝龙兴之地,历代先皇都禁止关内汉人,关外蒙古和朝鲜人进入东北,是不是在慎重考虑下?”曾国藩赶忙问了一声。

        “不必了,朕意已决!虽然那里是龙兴之地,但也是我大清的国土,更不是化外之地。东北不是满人专有的,是所有大清子民的,全大清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哪个族的,都是全大清的。你下去后按照朕的意见拟个条陈出来,朕用印后就开始实行。”王磊斩钉截铁的说道。

        “嗻,臣立刻就办。皇上此举完全可以解决直隶、山东甚至河南的无地农民生存问题,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臣替这些百姓谢皇恩浩荡!”曾国藩的给王磊施了三跪九叩大礼。

        “涤生啊,这不是朕的皇恩浩荡,是朕在替列祖列宗在向这些百姓在道歉。说句不孝的话,柳条禁边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格局太小,朕今日只是纠正这个实行了二百年的错误政策而已。”王磊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移民其实对于无地农民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对于开发边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随着大批移民进入这些边疆地区,这些地方和内地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对于国防的意义重大。”王磊再次说道。

        曾国藩感到有些困惑,王磊的意思他懂,只是为什么皇上又说治标不治本呢?于是他疑惑的问向王磊:“皇上何出‘治标不治本’此言呢?臣实在是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这些人到了这些地方拥有了土地,日子慢慢的好起来,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现在面临的情况早晚还会出现,只是出现的早与晚的差别罢了!要想真正解决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开设工厂,让一部分农民进入工厂转型成工人,不在依赖土地生活。工厂的利润如果高于土地的利润,那么在利润的驱使下,一些地主就不会在拿钱购置土地,而是投资建厂转型成为资本家,这样土地兼并就会减少,而工厂数量的增加又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农民就会转型成为工人,以后的社会不仅仅只有地主和农民,还会有工人和资本家。”王磊用后世的知识在给曾国藩进行讲解,听得曾国藩是脑洞大开,连连称奇,心中更是对王磊崇拜不已。

        其实,王磊的想法只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前的圈地运动的一个温和版的翻版而已,在经济规律的驱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地主转型成为资本家,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成为工人,当两个新的阶级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政治上要求有更多的发言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王磊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让大清国从封建社会转型到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过程会很艰辛、曲折,但是如果成功,大清将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康庄大道。

        “皇上真乃旷世之奇才,臣佩服无以复加,只求能在皇上身边看到大清向皇上描绘那样的那一天。臣从小苦读圣贤书,从来没想象过国家还能会像皇上描述的那样美好,臣有生之年若能见到,死而无憾!”城府深厚的曾国藩彻底的被王磊的魅力所折服,激动的流水顺着坚毅的脸上滑落。

        “涤生,只要咱们君臣协力,你我都会看到那一天在咱们君臣手上诞生的。你下去办差吧!”王磊走到曾国藩身前,轻轻的拍了拍曾国藩的肩膀。

        曾国藩回到军机处后,立即和桂良、文祥等人仔细商讨开放柳条边禁、移民东北的事情,拟出条陈后立即报王磊批阅。王磊用印后交给曾国藩让他立即下发施行。

        “皇上,这道旨意一旦下发,恐怕会引起很多旗人的不满,皇上还是要慎重呀!”曾国藩看着手中的旨意感觉愈发沉重,这道旨意一旦颁发,意味着二百多年的边禁政策正式寿终正寝,他能预料到旗人们的抵制力度会非常大,他也相信王磊也能预料到。

        “涤生,做事情不要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也做不成,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就放手去做,谁敢跳出来阻碍历史进程,朕就办谁!你放心的去干吧,出了什么事,有朕顶着。”王磊坚决的说道。

        王磊也知道会有人强烈反对开柳条边,更会拿这件事来说自己不遵守祖宗家法,但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王磊必须要开边禁。王磊更希望越多人反对越好,他就可以将这些看不清历史潮流的蛀虫们一网打尽,为以后自己的施政道路扫清障碍。自己已经接到皇家禁卫军都统多隆阿的奏报,皇家禁卫军已经完成陆军操典的全部训练,可以正式成军了,多隆阿请自己去丰台大营检阅这只大清第一只按照普鲁士陆军建立的新式军队。有了这只新军在手,王磊不怕有人抵制自己施政甚至谋反,虽然皇家禁卫军只有一千余人,王磊相信这只用新思想、新武器、新理念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完全可以消灭掉任何敢于反抗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王磊正式下旨废除柳条边,开放边禁,鼓励直隶、山东等地无地农民移民东北,要求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对移民给予相应的照顾。同时也发布了任命肃顺为钦差大臣、盛京将军,全权负责东北的移民安置工作。

        肃顺虽为宗室,但是他和别的满族权贵大不相同。在后世肃顺最早提出应停止对旗人的供养,认为八旗腐化堕落,难堪大用,停止对旗人供养可以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另外肃顺处事果断、手腕强硬,虽保守却不迂腐。王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任命肃顺负责东北移民事宜,也想趁机考察一下经过自己改变的历史肃顺是否符合自己的任用标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