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小心翼翼的改革(二) (1 / 2)
“朕决定将理番院改组成为外务部,专门负责我大清国的一切对外事务,尤其是重点处理好和英、法、俄等西方列强的关系。少荃,朕决定任命你为外务部尚书。”王磊喝了一口香茗继续道。
“臣,领旨,谢恩。”李鸿章连忙站起来谢恩。
“你先别忙着谢朕,朕告诉你,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呀。你对于外务部的差事有什么想法没有,和朕先说说。”王磊右手的手指在空中点了点。
“臣认为外务部应该为我大清国的利益、为皇上的大政方针服务。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为皇上尽量争取图强的时间,和英法等国保持比较好的关系,避免我大清和英法产生冲突。皇上的条陈上有一点说得好,主动对英法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能使英法等国对我大清产生好感,两国远在八万里之外,不远万里来我大清就是为经商重利而来,皇上此举合其心意。十年前英国发动对我大清的战争不就是为了能和我大清做生意吗?”看到王磊不断地点头,李鸿章受到了莫大的鼓舞继续说道。“皇上主动开放通商口岸既能满足英法暂时的胃口;允许英法在京城设立公使馆,公使常驻北京既能满足两国一直想达成却没有达成的心愿,更能促进我朝和两国的交流;皇上主动让两国得了好处,两国肯定会同意皇上提出向两国派遣留学生的要求。皇上此举一石三鸟,臣佩服不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荃呀,你就没必要给朕戴高帽子了,你分析的井井有条,句句切中要害,难得的是你能在片刻之间就能说出这么多,说明你平时就很关注洋人的情况,朕很欣慰呀。”王磊笑着说道。“刘呈祥,赐李鸿章黄马褂,赏双眼花翎。”
“谢皇上,臣一定不负圣恩,办理好洋务。”李鸿章眼中含着泪水跪在地上叩首道。
“平身吧!朕还要提醒你,外务部不仅仅重视英、法两国,也要重视美、俄两国,更要注意欧洲有个叫普鲁士的国家。朕听说普鲁士的陆军很厉害,战力比法兰西还要强大,朕决定等朕腾出手来编练新式陆军时就师从普鲁士陆军,所以,你现在就要搞好和普鲁士的关系。”王磊知道普鲁士后来打败法国,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其陆军号称天下第一,事实也的确如此。
“臣,谨遵圣谕!请皇上放心。”李鸿章郑重答道。
“要想主动对外交流,首先要能听懂洋人说什么,也要让洋人听懂我们说什么。朕决定改国子监为京师大学,为大清最高学府,朕亲自担任京师大学的名誉校长,不仅仅教受《四书五经》,还要教受英语、法语、普鲁士语、俄语等外语;要聘请洋员担任老师,帮助我大清快速和世界接轨。”众位爱卿,你们看怎么样?
“臣赞同皇上的想法,只是如果朝中有人反对怎么办?百官们大多数都是从小就苦读圣贤书,皇上现在开始学习西学,朝中保守势力必然反对,御史言官们的嘴可是杀人不见血呀!”文祥忧虑道。
“你是怕倭仁站出来反对吧?”王磊笑道。
“的确如此。倭仁乃当代大儒,在士子和理学界有很高的威望,此人生性保守,讲究修身,以仁治天下,如果他反对,皇上可有对策?”文祥看向王磊说道。
“曾国藩,倭仁和你算是同窗吧?你来评价一下你的这位同窗。”王磊突然对曾国藩问道。
“臣早年和倭仁、何桂珍等人一同就学于理学家唐鉴的门下,倭仁在理学上的造诣要远高于臣,臣是万分佩服。倭仁推崇程朱之学,说‘辩学术当恪守程朱,以外皆旁蹊小径,不可学也。’臣料定皇上要改国子监为京师大学,开设西学,倭仁必定上奏反对。但是倭仁对大清忠心耿耿,其心可照日月。”曾国藩回奏道。
“那就调倭仁到京师大学任国学部主管,专心研究国学,教书育人,将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朕相信他一定会高兴地接受这份差事的。”王磊笑呵呵的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