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迁至冬林小居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1章 迁至冬林小居 (2 / 4)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夏商,夏商记忆中的知识库跟翰林院记录的这个世界的知识库完全不是一个体系,自然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历史典故、名人名言之类,所以修订文卷夏商是真的不行,而且他也不是个细心的人,所以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被他干得一塌糊涂。<r/>

        最后,林永士都看不下去了,让夏商去一边休息。<r/>

        夏商自然乐得如此,一个人端着凳子在火盆边上烤火。<r/>

        林青竹对夏商态度和缓多了,没有刚才那般争锋相对,看到夏商在一边偷懒也只是小声地念叨了两句。<r/>

        这时候,翰林院的新任首席带来了消息,就是有关三日后两国诗会的,说是朝廷也十分在意此次诗会,要求翰林院的要做好准备,从内部推举一两个人才,作为当日代表大华文坛的文士的幕僚,给他们做一些幕后工作。<r/>

        林青竹被选定成了大华代表团的幕僚之一,这是来通知林青竹放下手头的工作,即刻前往亲和馆临近的冬林小居集合。<r/>

        消息来得挺快,但这已经被林青竹料到了。<r/>

        林青竹虽不属于翰林院,但她的父亲在翰林院呆了很多年,林青竹的才名才翰林院之中是很响亮的,老人们早就把这个年轻丫头当成了自家人了。<r/>

        而且诗会推举人才,不是什么正规场合,属于民间聚会,把林青竹算在翰林院的人之中也很合适。<r/>

        还有便是因为翰林院中的人都是老人了,年轻人实在是太少。<r/>

        也只有林青竹一个符合条件。<r/>

        两国文会是私下交流,参加的都是年轻人,翰林院虽然有些老家伙学识很好,但显然是不适合出面的。<r/>

        今天,两国文会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朝廷十分重视此次民间交流,立刻安排人手组建大华代表团。<r/>

        当然朝廷只能从旁协助,比如安排住所,饮食,打探对方消息,提供硬件设施的支持等等。<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