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杨之首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三杨之首 (2 / 2)
        此人即是杨士奇,朱公子却称其为老师,那朱公子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姓朱又称首辅为老师,杨士奇进门后却没有行大礼,那他定是宣宗二子郕王朱祁钰了!

        难怪出行会有这么大场面,也无怪古非天会笃定古应晖定会卖个人情给这位“大人物”朱公子了。

        看来我的运气也算不错了,随便一傍就傍了一棵参天大树,我对自己的报仇大计得以顺利施行又多了几分把握。

        只是旧的疑窦方去,新的问题又来了:昨夜那群人明显是冲着郕王来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是受人所托,还是自己利害关系之下动手;动手打郕王的主意,那已同谋反,那如果是受人所托,那他们是知道朱祁钰的身份,还是被蒙在鼓里的呢?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涌上心头,令我有才出泥沼,又陷迷阵之感。

        “老夫历事多年,却从未听人这般座论茶道,实是令人耳目一新啊!”与古应晖客套过后,杨士奇回过头来,微笑着看着我,眼中却全是湎怀之色。“自老夫入仕以来,在茶道上,所闻者若不是夸夸其谈,就是羞惭不懂,似梁贤侄这般所言实是未闻。”

        对于杨士奇能知道我姓梁,我并不感到奇怪。明锦衣卫之耳目遍天下,昨夜我与朱公子一行人在秦淮湖畔的那场交往,想来也是落入了他们眼中。

        长叹一口气,杨士奇接着道:“老夫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我亦随继父曾改姓罗。成人后,迫于生计,我曾在湖广江夏等地授徒自给。那时的我,正如梁贤侄所言之炎日下的农夫,哪有心情计较这香茗出自何人之手,更多的却是想着如何能积攒些银两,也好让自己下顿不至于没有着落!”时下人以改嫁为耻,但杨士奇说到母亲改娘嫁之时,亦是毫不稍顿,语气中仍可听出他对母亲的缅念之心。

        “也正因为年轻时这些遭遇,也让我时时如履薄冰,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天下百姓能不必为了下顿饭的着落而忧心,而不会因为我的一时疏忽而挨饿。”杨士奇的声音愈发低沉,却有着奇异的感染力,令在座众人沉思不已。

        “先帝仁帝在位时,吾时常进言: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先帝仁厚,以此为忧;宣宗即位后亦是时时以此为念,不敢稍忘,始有‘仁宣之治’,百姓稍得安康,只是现如今……”

        “唉!……民食艰难呀!”杨士奇长叹一声,声音竟是有些哽咽,眼角也泛起了点点泪光。

        师父在说到当朝人物时,也对杨士奇有几分钦佩之意,连带着我也是对这位师父口中忧国忧民的人物有几分仰慕之心,此时听着他那低沉的声音诉说,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内心中的那种悲天悯人的宽大胸怀,更是让我对这位连师父也赞赏有加的人物多了几分亲近之情。

        “若是为官者能把赏花品茗时的悠闲时光多分出一点用在为国为民上,那该多好啊!”杨士奇在自己的长叹连连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番长谈,没有再说一句话,大厅内重又回复到他未来时那一种沉寂之中。

        还是朱祁钰打破了这种沉默,强笑道:“老师忧心国事,原是不差,只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喝点茶,大家品评一番,也算得是人生乐事,众位不必把话题说得如此沉重。”

        杨士奇想来也是觉得自己似乎有点过了,接过话头,道:“老夫自己心结难解,倒是害得众位不开心,真是抱歉得很,还望不要怪罪老夫才好。老夫年纪一大,难免就有点啰里啰嗦。”说到这,倒有几分自我解嘲之意。

        古应晖也是出来打圆场,毕竟气氛过于沉闷的话,让身为主人的他也不好受。在座众人可说是平日请都不上门的贵客,若是一味的说着不开心的事,也会让人徒增伤感,却又于事无补,笑道:“杨大人忧国忧民,为百姓鞠躬尽瘁,天下百姓俱是感恩,但今日众位难得一聚,我们就不必再说这些让人难过的事。”又笑道:“今日曲艺大家雪珂姑娘也是在场,不知能否为我等一展歌喉呢?”

        雪珂展颜一笑,道:“但愿浊音不会污了诸位之耳才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