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入世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入世 (2 / 3)
        宋仁宗在宋朝可说是很贤明的一位君主了,他登基后,施行了一些新法,提拔了一大批的人才,虽说这也是有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成份在内,但实有过人雅量。

        包拯能成就其美名,宋仁宗实是功不可没。

        宋史有记载说有一次包拯向宋仁宗提意见时,哲宗不同意,包拯据理力争,唾沫溅到哲宗脸上,宋仁宗掩面而退,包拯兀自在其身后大声陈述。哲宗回到后宫,仍然很生气,口中大骂,说是要杀了姓包的老匹夫,皇后知道这件事后,穿好朝服,对哲宗言到,包拯不畏皇权力证其事,正是忠心耿耿,朝有忠臣,实乃朝迁之福,圣上之幸。哲宗听后又大殿,同意了包拯的意见。

        对着皇帝说话时不仅瞪着眼睛,粗着嗓子大声说话,口水更是直溅到皇帝脸上,包拯也确是胆大包天,纵观中国历史可谓只此一人;哲宗在愤怒之下没马上将包拯脑袋砍下来,而且还因为自己理亏而退避后宫,最后却还听从了包拯的意见,这对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来说,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包拯在朝时还曾因为家母病重和逝世,两次挂印回家,这在当时也是一条大罪。哲宗因欣赏他的才干,以行孝的借口把他赦免了,又重新委以重任。

        这时街上人流涌动,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我向一个在人流中穿梭的小贩打听。

        那小贩道:“公子爷,您不知道吗?今日相国寺中迎来佛骨,又来了一位得德高僧,说是要讲经,还大施斋饭呢!”

        我一听,皱了皱眉,雨晴站在一旁怯生生地道:“少爷,左右无事,我们不如也去看看热闹吧。”

        雨晴难得开口,我也只好装着很高兴地说道:“这开封的相国寺虽大,却也没有那杭州的有名,杭州的相国寺出了个济颠,这开封的相国寺却没什么名堂。不过这么多人一起去看,想必应该很热闹,我们也去看看这法佛,到底是如何讲经的。”

        雨晴道:“开封的相国寺虽没有什么名气,但听说前朝岳飞岳元帅,就是在这遇到他师父周侗的。”

        “哦,岳元帅是在这遇到他师父的,我却是不知道这事了。”我笑着对雨晴说道:“只是不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雨晴道:“我只是跟听师父出门的时候听说书的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